据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公示,我州4个县(市)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表彰。文山市继上年获“10强县”称号后,2017年再次入选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10强县”,富宁县、广南县、麻栗坡县首次入选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县域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一、县域经济考评排名情况
(一)综合考评情况
据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评办法,综合考评主要评价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个指标的总量及增量,采用综合加权的方法进行评分,选取前10名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10强县”。
1、县域经济跨越发展“10强县”。公示显示,2017年入选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10强县”的有安宁市、楚雄市、大理市、弥勒市、个旧市、蒙自市、宣威市、开远市、文山市、宜良县。“10强县”得分及排名见图1。

2、各县(市)在全省综考评排名。公示显示,我州文山市在全省113个县市(不含市辖区)中居第9位,砚山县居37位,马关县居57位,富宁县居59位,丘北县居72位,广南县居77位,麻栗坡县居90位,西畴县居98位。马关县由于交通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取消评定资格。各县(市)在全省综合考评得分及排名见图2。

(二)分类考评情况
考核办法把全省129个县(市、区)分为45个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文山市、砚山县)、47个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马关县、丘北县、富宁县)、26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广南县)、11个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级贫困县(西畴县、麻栗坡县)四个类别,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三大类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选取13个县(市、区)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选取7个县(市、区)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
1、全省分类考评排名。公示显示,入选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的13个县(市区)分别为:河口市、瑞丽市、麒麟区、隆阳区、元江县、新平县、腾冲市、昌宁县、澄江县、双柏县、镇沅县、东川区、泸西县。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1。
表1 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排名(公示) |
类 别 |
县市区 |
2017年 |
分数 |
排名 |
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 (一类县,45个) |
河口县 |
81.90 |
1 |
瑞丽市 |
81.60 |
2 |
麒麟区 |
80.95 |
3 |
隆阳区 |
79.86 |
4 |
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 (二类县、47个) |
元江县 |
85.64 |
1 |
新平县 |
84.70 |
3 |
腾冲市 |
83.78 |
4 |
昌宁县 |
83.73 |
5 |
重点生态功能区 (三类县,26个) |
澄江县 |
92.37 |
1 |
双柏县 |
83.59 |
3 |
镇沅县 |
83.69 |
2 |
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 级贫困县(四类县,11个) |
东川区 |
88.64 |
1 |
泸西县 |
86.66 |
2 |
公示显示,入选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的7个县(市、区)分别为:盘龙区、西山区、富宁县、沧源县、景东县、广南县、麻栗坡县。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2。
表2 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排名(公示) |
类 别 |
县市区 |
2017年 |
进退位 |
分数 |
排名 |
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 (一类县,45个) |
盘龙区 |
78.77 |
9 |
23 |
西山区 |
78.89 |
7 |
19 |
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 (二类县、47个) |
富宁县 |
78.01 |
26 |
21 |
沧源县 |
80.94 |
14 |
20 |
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县,45个) |
景东县 |
80.58 |
9 |
8 |
广南县 |
78.51 |
15 |
8 |
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 级贫困县(四类县,11个) |
麻栗坡县 |
80.53 |
6 |
5 |
2、文山州在全省分类考评排名。公示显示,文山市、砚山县分居第一类县(45个)的8位和44位,马关县、丘北县、富宁县分居第二类县(47个)的25位、41位和26位,广南县居三类县(26个)的15位,麻栗坡县、西畴县分别居第四类县(11个)的6位和5位。各县市在全省分类考评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3。
表3 文山州县域经济发展在全省分类排名(公示) |
类 别 |
县市区 |
2016年 |
2017年 |
进退位 |
分数 |
排名 |
分数 |
排名 |
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 (一类县,45个) |
文山市 |
78.20 |
24 |
78.82 |
8 |
16 |
砚山县 |
75.88 |
42 |
74.43 |
44 |
-2 |
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 (二类县,47个) |
马关县 |
78.92 |
25 |
78.16 |
25 |
0 |
丘北县 |
76.78 |
35 |
74.97 |
41 |
-6 |
富宁县 |
71.52 |
47 |
78.01 |
26 |
21 |
重点生态功能区 (三类县,45个) |
广南县 |
77.31 |
23 |
78.51 |
15 |
8 |
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级 贫困县(四类县,11个) |
麻栗坡县 |
74.22 |
11 |
80.53 |
6 |
5 |
西畴县 |
75.71 |
8 |
80.91 |
5 |
3 |
二、从考评排名看差距
公示显示,县域经济“10强县”、“先进县”、“进位县”共30个县(市、区)。从地域分布看,红河州6个、昆明市5个、文山州4个、玉溪市3个、保山市3个,曲靖市2个、楚雄州2个、普洱市2个、临沧市1个、大理州1个、德宏州1个。红河州和昆明市成为县域经济考评公示排名大户,我州入选表彰县(市)4个,居16介州(市)第3位,取得可喜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县域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一)从综合考评排名看差距
从公示排名情况看,我州入选表彰的县(市)有4个,但入选“10强县”仅有1个,而红河州有4个,昆明市有2个县,与红河等州(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综合考评分值看,文山市得分82.45分,分值比第一名相差近10分,比第十一名仅高1.65分。其余县分值在68至75分之间,与“10强县”比,分值有较大差距;从综合排名看,除砚山县排名靠前(37位)外,其余6县分列57位至98位之间,排名总体靠后,县域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二)从分类考评排名看差距
分类考核主要对四个类别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指标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评价。“先进县”按一类、二类、三类、第四类县分别选取前4、4、3、2名进行表彰,“进位县”分别按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县分别选取进位最快的前2、2、2、1名进行表彰。从分类评价公示看,文山市、砚山县分列第一类县(45个)8位和44位,马关县、丘北县、富宁县分列第二类县(47个)的25位、41位和26位,广南县列第三类县(26个)的15位,西畴县、麻栗坡县分列第四类县的5位和6位,排名总体靠后,均没有入选“先进县”。富宁县、广南县和麻栗坡县由于在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县中进位较快,入选“进位县”。其余县市中,文山市进位16位,砚山县退位2位、马关县位次与上年持平,丘北县退位6位,西畴县进位3位,总体呈“6进2退”,提升县域经济排名任务艰巨。
三、提升县域经济排名的建议
2017年全州县域经济发展取得4个县市入选表彰公示的好成绩,但综合排名和分类排名名次总体靠后,县域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提升县域经济考核评介排名任重道远。
(一)协调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县域经济分类考核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保3大类,不同类型的县(市、区)分别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进行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赋权按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县逐步递减,分别为59%、56%、49%、46%,民生改善指标赋权逐步递增,分别为35%、38%、41%、42%,生态环境指标赋权分别为6%、6%、10%、12%。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要因地制宜、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积极培育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发展的活力。
(二)注重民生改善,提高保障能力。从综合考评分类指标看,各县(市)两居收入排名总体靠后,成为制约排名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类考评增加了人才、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扩大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
(三)加强分析预警,及时化解矛盾,推进县域经济较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项目谋划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经济形势分析预判能力。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行业管理责任,指导下级对口部门抓好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的落实,确保行业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