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1/07/13 来源:
【字体:

第二节  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呈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力弘扬“科学发展、开放和谐、穷则思变、后来居上”的文山精神,总体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提前实现了文山追赶全国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二、始终坚持抢抓机遇,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一是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建设高速公路、机场、铁路、港口、水利、能源、城镇、环保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得到极大缓解;二是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有序开展,以三七、烤烟、木本油料、辣椒、畜牧业等优势产业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示范,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三是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加快资源整合,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节能减排为措施,大力发展矿产业、生物资源加工业、建材业,实现工业发展的转型,使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四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缩小城乡二元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以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契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物流、休闲度假旅游、金融、中介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三、始终坚持重视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教育、卫生、计生、文化、广电、体育、老龄等社会事业特别是县乡(镇)村基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在扩大就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城镇农村医保、低保、救济措施、保障性住房供给和使用制度;三是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安全饮水建设工作,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四是重点加大对彝族支系僰人、瑶族支系山瑶的专项扶持力度,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建设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切实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确保饮水安全。
    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积极推进“四项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继续推进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州。二是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公民依法行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权利,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调解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矛盾。三是强化以爱国主义、提高素质、建设文山、加快发展为主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稳定。五是处置公共安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火灾、重大疫情为主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六是加大对平远地区和老山片区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了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民族团结、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