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山三七 >> 产业政策 >> 正文
文山州生物三七局对政协文山州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复函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8/01/18 来源:州生物三七局
【字体:

 

江松海委员:  

您提出的《对文山三七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四条具体建议很好,符合我州以三七产业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思路。  

一、关于“努力争取国家、省的专项扶持资金”  

根据《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七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意见》,我州设立了三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但地方财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三七产业化发展需要,为解决这一困难,我州积极向省和国家汇报三七产业发展工作,经过努力,在国家层面三七产业发展已被列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的建设内容;在省级层面,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云南省三七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云政办发〔2016118号)等政策文件,将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了云南八大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省委书记陈豪同志也作出了打造千亿三七产业的重要指示,我们将牢牢抓住国家和省政策机遇,结合一带一路、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战略部署,利用滇黔桂三省区合作机会,积极向省和国家申报项目争取纳入省和国家项目盘子以获得专项资金扶持,解决资金不足的发展瓶颈。  

二、关于“深入推进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培育种植产业龙头企业”  

目前,文山三七种植发展基地平台初步形成,正向标准化、集约化和智慧农业方向发展。一是依托三七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开展三七标准化基地建设和认证,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三七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有力地推进了三七标准化种植进程,提升了三七标准化种植水平。二是已出台《文山州人民政府加快培育三七产业龙头企业工作计划(2016—2020年)》,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推进三七基地企业和三七专业合作社发展,形成了华信三七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并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基地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加快了我州三七种植向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确保了文山作为优质三七原料供应基地的地位。三是结合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机遇,积极实施三七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和三七大数据库建设项目,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三七种植,推进三七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促进三七信息资源共享和质量、品牌保证。2016年,文山三七种植在地面积47.8万亩,产量 2360万公斤,实现收入81.86亿元,利润4.1亿元,全州三七标准化种植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已达80%左右。  

三、关于“加强三七产业各环节管理,强化产业品牌战略”  

在三七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州在制定实施《文山三七》国家标准、三七GAP的基础上,针对三七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干制三七花、三七茎叶2项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医药三七种子种苗》1项道地药材国际标准,《无公害三七药材及饮片农药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残留限量》1项中国中药协会团体标准,以及《文山州三七种植技术规程》和《文山州三七原产地初加工操作规程》2个地方规范,形成了加工上以GMP为主,流通上以GSP为主,种植上以三七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为主,初加工上以三七原产地初加工操作规程为主的一系列相配套的三七产业系列标准,下步要强化这些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引导三七生产经营者实施规范化种植和加工;鼓励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申报或参与三七国际国内相关各类标准的研究制定或修订,不断完善提升三七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注重质量标准的国际化衔接,确保文山三七道地品质,引领文山三七产品向高端发展。  

在加大三七交易市场建设及监管方面:一是先后建成三七国际交易中心、三七综合交易市场并投入使用;同时,为满足三七市场长远发展需要,又在园区登高片区投资4.7亿元建设了新三七交易中心,依托文山三七电子商务公司搭建了文山三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文山三七在天府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旺易商城、文山三七商城等注册销售文山三七的网店已达3867家,正在筹建文山三七流通溯源商城,云南三七科技公司等企业已在国内多地建设三七专营连锁店、三七专柜和体验店,逐步建立了符合三七产业发展需要的市场体系。目前,文山三七市场已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文山三七原料交易市场和集散中心,基本主导了全国三七价格走势和行情。2016年,全州共有335户(含个体户)1179人从事三七流通业。实现收入 62.59亿元、利润4.37亿元。二是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从去年1223日到今年底为期1年的文山三七品牌维权打假工作,州、县(市)人民政府均成立打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从有关执法部门抽调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大队,紧紧围绕《文山州文山三七品牌维权打假工作方案》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内容,对制售假冒伪劣三七原料和三七粉、侵害文山三七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并取得一定成效:对三七国际交易市场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联合巡查执法,对将三七裹红泥巴染色、滑石粉抛光打磨方式加工三七、经营腐烂变质三七和三七购销电子计价秤作弊(公安部门已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不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和曝光;州食药监局对2起涉嫌非法生产、经营三七粉药品案件进行查处,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联合公安部门对1起涉嫌非法生产、经营三七粉药品刑事案件进行了查处,移交检察院提请公诉已开庭审理;根据举报线索,州三七打假办、州食药监局、州公安局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对1起涉嫌制售假劣三七粉举报案件进行跨地区联合调查。  

在规范文山三七商标的管理使用方面:一是我州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文山三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注册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认定为驰名商标),国家商务部也将文山三七列入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试点,文山三七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建立。二是为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兴州战略,加快文山三七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三七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州人民政府决定推行文山三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三标联通,实施方案近期出台,有利于完善文山三七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高三标联用产品的质量认可,建立优质优价的消费导向,提高打击制售假劣产品行为的执法效率,切实保护文山三七知识产权,维护并提升文山三七这一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知名度,促进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增强三七产业综合开发能力,使之成为带动文山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极。三是为避免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他人在境外抢先注册,进一步完善文山三七知识产权保护,树立文山三七国际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国际市场,我局正在开展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际注册相关工作(预计明年底完成)。  

四、关于“加强产业科研平台建设”  

经过努力,我州三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搭建了云南省三七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山三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朱有勇院士工作站、文山生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三七科技创新平台及成果转化平台,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陈士林所长、长春中医药大学 赵大庆 教授在文山建立专家工作站,另外,依托企业建设研发平台,苗乡三七已投资建设了文山三七科技示范园,云南三七科技建设了文山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三七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研究中心),初步构建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三七科研支撑体系。通过产业科研平台建设,致力于三七种植、加工、新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领域研究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并取得一定成效:通过推广应用各类三七栽培技术,使三七亩产由原来的 50 千克 提高到现在的 180 千克 ;由文山三七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三七规范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苗乡三七、云南三七科技、七麟三七公司分别在攻克三七连作障碍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为系统攻克三七连作障碍开辟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苗乡公司选育出了苗乡三七1号、滇七1号和苗乡抗七13个三七新品种;成功开发并投产了血塞通滴丸、七生力、七生静等一批新药,维立软胶囊、维乐胶囊等一批保健食品和三七牙膏、化妆美容护肤品等一批日化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三七产业市场竞争力;在三七食品方面,云南省卫计委于 2016 5 13 批准将文山三七花、茎叶列入普通地方特色食品进行管理,三七花、茎叶系列食品的开发前景广阔。同时,还开展了三七须根地方特色食品申报工作,目前省卫计委已批准立项推进。  

以上答复意见,敬请批评指正!  

非常感谢您对文山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  

                                        2017930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