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卫计委贯彻落实云南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8/05/12 来源:
【字体: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健康意识  

普及健康知识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全州各级爱卫会及成员单位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以爱国卫生月、无烟日宣传、全球洗手日等活动为主题,积极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宣传画、宣传版面、橱窗等,以各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健康知识的宣传。  

(一)认真组织做好第28个世界无烟日活动  

为做好第28个世界无烟日活动,根据云南省卫生系统控烟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发云南省第二十八个世界无烟日暨健康中国行—2015年度无烟生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云控办发〔2015〕2号)要求,结合我州实际,全州各级于5月26日至5月31日期间开展了以“无烟云南健康中国”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控烟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利用其分布广、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的优势,开展无烟日宣传,在各县(市)电视台连续播放控烟公益广告片;二是通过当地电视台报道宣传活动及控烟履约工作情况,利用报纸宣传媒介宣传和报道控烟工作的开展及进展情况,做到广泛宣传,使更多的群众理解和支持控烟履约工作;三是结合当地实际,统一开展上街设点宣传活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认真组织,在街道、集市口、学校、广场、客运站、公交车站、社区等群众聚集的场所设置宣传点,悬挂横幅布标,设立咨询台、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单、宣传卡片)、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控烟健康教育知识;四是各级医疗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内容丰富的口号条幅;五是在有条件的医院候诊厅、治疗室以及病房等场所,利用电视播放控烟公益宣传片。教育和引导看病就医群众,积极参与控烟活动,自觉抵制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积极营造无烟、清洁、健康的医疗环境;六是在院内各楼层张贴禁烟标识,提醒医护人员及看病就医群众,禁止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吸烟;七是组织机关干部、医务人员集中收看了控烟公益宣传片。

据统计:全州在开展控烟系列宣传活动期间,印制和发放宣传资料9200份(其中包括宣传单、宣传卡片),张贴控烟宣传画1200张,悬挂横幅112条,制作宣传展版75块,出宣传栏、黑板报101期,发放控烟宣传手提袋800个,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  

(二)认真组织开展第2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营造爱国卫生月活动氛围。  

今年4月是第27个爱国卫生月,根据《云南省爱卫办转发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第2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云爱卫办发[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美丽中国,健康生活——摒弃乱吐乱扔陋习”。我州按照活动主题,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分别通过电视、广播、电子屏宣传栏、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针对学校、托幼机构及流动人口聚居地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积极动员学生、教师、公务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打工者等大众群体参与到义务清扫、志愿劝导、“小手拉大手”、“门前三包”等活动中来,增强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形成了爱国卫生月活动宣传热潮,做到家喻户晓,营造全民监督、制止不文明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此次开展宣传活动参加人次4.1万人次,悬挂横幅标语340余幅,宣传展板410块,发放各类宣传画、宣传资料8520份,播放广播稿21篇,出黑板报92期。  

2.全民动员、扎实推进,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高潮。  

我州结合实际,以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私营企业等单位上万人走上街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清理暴露垃圾和污水坑塘,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污水沟等城乡环境卫生死角。并进一步完善公厕、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卫生基础设施配置,建立健全清扫保洁机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此次集中整治活动,参加活动月人次18万人次,清理垃圾7300吨,出动车辆2730辆次,清理污水沟13710米,清除违章占道274处,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5000余张,清除卫生死角720处。  

二、治本清源,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扎实深入  

各级爱卫办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科学除害的工作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向驻地单位和社区居民宣传卫生和病媒生物防治知识,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2015年,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四害”孳生地清理的基础上,各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外环境灭蚊灭蝇消杀活动。坚持以灭鼠为重点,以城镇带动农村,与鼠疫防治联防相结合。各县(市)爱卫办认真发动,开展灭鼠知识培训,加强督促检查,开展了春秋两次灭鼠工作,确保了辖区的“四害”密度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从根本上控制虫媒传染疾病在我州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推动我州爱国卫生防病工作深入开展,全年未监测到鼠疫疫情,各县(市)“灭鼠先进县城”成果得到了巩固。  

三、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一)农村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我州按照《云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印发年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云爱卫发〔2015〕2号)精神,结合实际,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制订印发了《文山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州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5—2020年)的实施意见》(文爱卫发〔2015〕3号)文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明确职责、任务,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各县(市)也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落实。我州各县(市)爱卫办结合实际,认真安排部署,以爱国卫生月为载体组织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组织各单位对城市的车站、巷道、城中村、农贸市场、学校周边等人流量大环境差的地方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使城市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并做好日常的维护,保持市容和社区卫生整洁美观。在农村每年爱国卫生运动活动月,各乡镇组织广大农村群众对村内、户外积存垃圾进行清扫,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清理柴堆、粪堆、坑塘,搞好室内外及周边环境卫生,同时在乡镇府所在地设立了统一的垃圾收集点,部分乡镇还聘请人员对街道卫生进行定期清扫。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整洁行动的要求,各级采取了政府号召、基层组织、村民参与的方式,大力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同时,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大好时机,大力宣传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工作的重大意义,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整洁行动的关注。并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义务劳动,平整村路,疏通沟渠,清除住宅、庭院、街路的垃圾,严格治理乱倒、乱排、乱堆生活垃圾,全州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取得新突破  

农村改水改厕是改善环境卫生,防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流行的有效途径。2015年,州爱卫办争取省爱卫办农村改厕项目共900座,下达麻栗坡县整合新农村整村推进建设。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启动初期,麻栗坡县多次组织工作人员下乡宣讲农村改厕重大意义和进行技术指导,督促项目乡镇、村实施拆、改、建并举的改厕工作。截至2015年10月底,麻栗坡县农村卫生厕所改建工作任务仅完工500座,尚有400座未完成,要求在年底全部完成,完成率56%。至2015年底,全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8.42%、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2.68%。农村改水受益率达95.29%,其中自来水累计受益率达到50.18%;6个水质监测项目县(市)均完成了枯、丰水期的水质监测任务。  

四、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的控烟意识  

为更好地开展控烟履约工作,继续推进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切实做好我州卫生系统的控烟工作,结合我州烟草控制工作实际,围绕全州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这一核心,为实现我州全州医疗卫生单位及卫生行政单位完成无烟单位创建的目标,认真开展控烟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确保创建工作贯彻落实。为保障我州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州级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州级技术指导组,制定了《文山州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方案》;二是各级科学制定方案和制度,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三是加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以省级下发的宣传资料为主,各县(市)、各有关单位综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义诊咨询活动、悬挂标语、宣传栏、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四是落实各项禁烟措施,强化禁烟效果。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办公区主要入口处设置了明显的“禁止吸烟”警示牌,在办公室、大厅、候诊室、病房等重点区域都张贴悬挂了“请勿吸烟”等明显的禁烟标识及“吸烟危害健康”等警示标语牌。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了全州医疗卫生单位及卫生行政单位职工的控烟意识。

五、加强健康素养项目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我州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央、省级安排我州在中央项目资金支持下开展了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州爱卫办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健康素养项目工作的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各行业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素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一)加强领导,强化项目管理。2014年中央安排我州项目资金43万元,按照国家经费管理要求和省级分配方案,对资金进行分配,全州各级项目单位按照项目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专款专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随着项目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健康教育业务的持续发展,全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作用,积极筹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与项目资金整合使用,保证了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二)公益广告项目全面覆盖。全州各级卫生部门,通过与电视台、电台合作,利用广播、电视播放省健康教育所统一制作的“科学就医、健康体检,参加新农合共建和谐社会,关注食品安全”三部和“艾滋病防治,肺结核防治,健康素养66条,控制烟草”等公益广告,在州、县两级电视台和电台滚动播放,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共播放4533次,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的主流媒体宣传作用。  

(三)健康巡讲项目全面推进。全州8县市卫生局分管领导、各县市推荐的健康巡讲专家和项目负责人60余人参加了培训,建立了健康巡讲讲师库,提倡每位讲师一节精品课的理念,不断提高讲师素质和授课质量,通过健康巡讲方式达到了有效提高全社会卫生防病知识水平,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目的。截止2015年7月31日,全州共完成巡讲活动971次,听众人数43537人次,其中科学就医巡讲359场,其他内容612场,共发放宣传材料47种217351份,使用宣传展板512块次。  

(四)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项目圆满完成。我州砚山县作为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项目县,为确保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成立了领导小组,完善了组织机构,在项目开展前举办了调查员培训班,在调查工作中,加强了现场技术指导和督导,完成健康素养监测问卷287份,烟草监测问卷47份,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五)重点疾病和重点领域健康教育项目有序开展。全州结合“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食品安全宣传”等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充分利用资源制作了展板、宣传画、折页、扑克等宣传材料;二是结合“世界无烟日”、“世界禁毒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节日,通过专家咨询、展板展示、宣传材料发放等形式,开展职业病、麻风病、口腔疾病等相关知识宣传咨询;三是利用手机短信平台、文山州卫生局网站等新媒体发布有关健康信息知识;四是与文山日报社及州、县两级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发布有关知识并报道现场活动;五是针对4280名医院管理人员开展了“消除歧视,医者先行”艾滋病反歧视专题教育。据统计,全州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公益广告等媒体进行宣传1070次,开展其他形式宣传活动182次,在各种宣传活动中,共制作展出展板535块,制作宣传栏、宣传板报502期,发放宣传材料500000余份,现场咨询32820人次。

(六)碘缺乏病、鼠疫等二类地域性疾病健康教育有序开展。为了提高我州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在项目支持下,我州文山、西畴、广南三县市通过多种活动和宣传方式,大力普及地域性疾病防治知识,一是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在乡政府、村委会、村卫生室及学校里悬挂以“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在学校内开展以碘缺乏病相关知识为主的知识讲座。在防治碘缺乏病日期间,围绕“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的主题,在人口密集的街市、广场设立咨询台,发放了各种宣传单,集中开展了全国第二十二届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共发放防治手册6000余本,宣传折页、画报6600余张,手提袋6000余个,悬挂横幅24条,宣传板(画)30块,宣传单3000张,小学生作文本180本,笔290支。二是开展鼠疫健康教育活动。为提高群众鼠疫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文山市利用省地病所下发的宣传材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向社会公众传播“三不三报”等相关鼠防知识。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在培训中加入鼠疫识别、诊断、治疗及疫情报告等内容,通过医务人员进行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

(七)开展卫生城市(县)城创建,不断巩固“创卫”成果。  

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把县城创建和爱国卫生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大事来抓,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爱卫会各委员部门也结合卫生县城创建活动,根据相应职责分工,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建筑工地卫生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中小餐馆和“五小”行业整治、环境保护、健康教育、除“四害”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各级重视,狠抓落实,我州市容环境卫生整体面貌保持在一个良好状态,2014年全省第十一次城市(县城)卫生检查评比活,我州文山市继续被评为云南省“卫生城市”,除砚山县外其他6个县继续保持地云南省“卫生县城”称号(砚山县因2014年城区发生伤寒疫情,取消评比资格)。本着“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目前还没有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的申报。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年来,我州的爱国卫生工作在各级爱卫会、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州级和各县(市)未设立爱卫办专职机构,人员多为兼职。爱卫工作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爱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基本上是卫生部门在开展工作,大部分成员单位单位、乡(镇)及社区对爱国卫生工作不够重视,在存在着被动应付、临时搞突击的消极做法。

三是城乡结合部、人口集居地、背街小巷、中小餐馆、农贸市场的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四是部分物业管理小区及中小餐馆、工地、农贸市场的除四害工作没有纳入正常轨道,检查、督促工作有待加强。

五是控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目前控烟工作的宣传教育形式比较浮浅,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七、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各级爱卫会协调各委员部门共同履行社会大卫生的职责。  

(二)进一步加强城乡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切实解决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爱卫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职能。各县市按照《云南省卫生乡(镇)检查评比标准》和《云南省卫生村检查评比标准及考核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建省“卫生乡镇”和“卫生村”活动。  

(三)继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巩固工作成果。按照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活动;开展第28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引导广大市民逐步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并以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消灭“四害”孳生地,不断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  

(四)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病媒生物防治。坚持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日常消杀与突击消杀相结合的方法,引导乡(镇)、居民社区(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市民群众开展“四害”孳生地综合整治活动。  

(五)扎实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一是加强农村水质卫生监测。各项目县按照国家农村水质卫生监测项目要求,加强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监测,做好质控、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确保完成项目任务。二是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按照国家和省农村改厕项目工作要求,各项目县要完成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督导检查。2016年力争全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7%以上。

(六)加大控烟履约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控烟办的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禁烟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巩固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成果。组织开展第29个“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

(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针对季节变化、传染病流行特点,结合卫生宣传日、无烟日活动,组织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卫生防病知识水平,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