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政务信息2016年第76期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6/11/04 来源:
【字体:

【县市工作】  

文山市六个抓手推动三七产业园区迈向千亿园区一是抓规划引领。完成登高片区首期控制性详规、登高片区总体概念性规划、登高片区首期城市设计、园区天然气利用规划、智慧园区规划等规划,现正在加快推进登高片区二期控制性详规、东山片区控制性详规、金洞片区控制性详规、登高片区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规、登高片区三七文化园修建性详规、登高片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登高片区绿化专项规划等编制工作。二是抓基础建设。搭建企业发展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启动登高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现基础设施六通一平已建成交付使用,4226套保障性住房、鲜三七交易市场主体工程已完成,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正抓紧建设,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电网工程报批工作正抓紧开展。三是抓招商引资。编制完善《文山三七产业园区投资服务指南》,边建设、边招商,开展组团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现云南白药集团、天津天士力集团、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意向入园发展,已经签约备案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36.9亿元,其中:落户登高片区项目19户、落户东山片区4户。四是抓项目落地。制定入园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对已经立项备案并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逐一对接核实,并按照园区规划布局及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研究、审定项目用地选址方案。截至目前,落户登高片区的19户企业中,涉及生物制药加工项目17个,已全部完成规划选址,并有7户完成土地招拍挂、有5户开工建设。同时,引导4个轻工制造项目进入园区标准厂房生产过渡。五是抓孵化管理。积极为入孵化企业提供创业咨询、辅导和技术、金融、管理、商务、市场、国际合作及三七生物产业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交流沟通平台,引进3D打印、种苗组织培养、三七电子商务等入孵企业15户,注册资金达4278万元。六是抓融资平台。于20164月组建成立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搭建起园区建设融资平台,促进园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文山市政府办)  

麻栗坡边合区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强化协调配合,推进通关便利化。把口岸安全畅通放在首位,建立健全长效、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口岸消防、治安、运输等为重点的日常安全巡查和定期安全检查,尤其是节假日、大型活动的客商出入境高峰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积极探索并推行预约通关“5+2”工作制、鲜活易腐货物“24小时全天候预约通关(即零等候)制度、出入境货物预申报制度,设置通关绿色通道,大幅提高人、车、物的出入境通关速度。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完善平台服务。健全完善中越双边口岸会晤机制,建立边合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中越双方和口岸各部门之间的日常沟通和信息交流,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自2012年以来,及时研究并妥善解决涉及口岸运行重大问题32个。同时,发挥好口岸进出口商会、祖母绿协会等组织的协调服务作用,推动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主动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各类支持。今年来,采取优化流程、专人服务等措施,为20户企业办理进出口备案登记,现边合区外经贸企业达83户。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会展,提升企业宣传和合作能力。积极引导麻栗坡茂盛边贸有限公司到越南开拓市场种植甘蔗等,促进了外经贸企业发展。四是推进沿边金融改革,提供边贸经济往来保障。经各方努力争取,云南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河江省分行于201510月互相开设结算账户,截至目前,共办理越方委托汇款业务335笔共7054万人民币。(麻栗坡县政府办)  

马关县四举措办好特殊儿童教育该县将特殊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认真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做好特殊儿童入学全过程服务,努力帮助其更好学习、成长。一是登记注册,建立个人档案。对全县残疾儿童进行调查、摸底、统计,对全县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登记注册,建立健全残疾儿童个人档案资料。二是跟踪管理,发挥桥梁作用。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采取由特教学校骨干教师到随班学校进行具体指导的方式开展跟踪教育,定期了解情况,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尽力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三是因人制宜,健全成长轨迹。认真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因人制宜、分类教学、潜能开发、缺陷补偿等教学手段,针对每位残疾儿童量体裁衣实施适合其身心特点的个别教育,确保每位残疾儿童都能够欣然接受。同时,配套建立残疾儿童成长记录袋,将其发展进步、心理矫正、存在问题等详细记载,了解、引导其成长轨迹。四是教学并重,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特殊教育业务素质,切实规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开设必修、选修科目,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成长需要。目前,该县有随班就读学生148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52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0%。(马关县政府办)  

富宁县推行“2+3”城乡医疗救助模式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题一是完善2个机制,保障困难群众有病能看。即:完善城乡医疗救助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富宁县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扩大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网点,不断规范医疗救助管理;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在县级设立民政综合服务窗口、在乡级设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在村级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并完善各类救助制度、办事流程、工作职责、责任追究制度等。二是实行3个到位,让困难群众看病、生活均有基本保障。即:救助实施细则制定到位,制定《富宁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细则》《富宁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复核操作规范》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推行城乡低保资金社会化按月发放;核对办法完善到位,进一步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逐步建立信息化核对平台;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制度衔接到位,成立清理复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特困人员的排查,摸清特困人员情况,为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及政策兜底脱贫奠定基础。截至9月底,成功开通“12349”社会救助热线电话,城乡共实施医疗救助104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14.44万元;发放城乡低保641009112012869.38万元;对6461617人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97.4万元。(富宁县政府办)  

【简讯】  

△近日,驻文军警部队、团州委、州妇联、州双拥办、州民政局等单位在文山市联合举办幸福双拥·情定文山军地青年联谊活动,200余名军地青年真诚交流互动、寻找心仪对象。(州民政局)  

△按照《文山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我州拟建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其中文山市区2条线、丘北县1条线,累计全长 46 公里 ,估算投资56亿元,其中丘北县的1条线争取今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州发改委、州铁路筹建处、文山市政府办)  

△丘北县完成24.5万张第二代社保卡发放任务,城乡居民实现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目标。(丘北县政府办)  

△丘北县实施易地搬迁的782户建档立卡户和同步搬迁的818户非建档立卡户,均可按6万元/户的限额向农发行申请贷款,都由财政给予贴息支持。(丘北县政府办)  

△富宁县抓实主汛期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次,排查库区沿岸13个自然村停靠点,清理沿线航道40余海里,清除航道障碍30处,拆除库区灯光诱捕设施15处。(富宁县政府办)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