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工作】
△马关县 “四强化、四提升”推进综治工作一是强化严打整治,提升打击能力。针对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群众关注度高的命案、“两抢一盗”等突出、多发犯罪行为,坚持集中打击、重点整治和经常性打击相结合,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打击能力。二是强化体系建设,提升防范能力。密织街面防控网、社区网格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等“六张网”,在农村大力实施“守望乡村”、“村户联防”等工程,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防范能力,有效控制“两抢一盗”、诈骗等侵财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强化预警预防,提升维稳能力。强化维稳情报信息收集掌握和维稳形势定期分析研判,对影响稳定的各种苗头隐患,及时发出预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乡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稳控人员、控制事态。四是强化力量整合,提升处突能力。建立健全抢险救灾和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整合力量,加强各类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组建公安巡特警队伍和民兵应急大队,进一步完善应急训练、演练规程、流程,提高实战能力。今年来,该县共受理来信来访228件824人次,办结198件,办结率87%;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17件,调解1117件,调解成功1101件,成功率98.67%;发出社会稳定预警通知10份;开展风险评估项目5个;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280起,破627起,抓获作案成员305人;受理治安案件623起,查处623起,结案422起;检察机关受理公诉案件183件261人,起诉150件196人;审判机关共受理各类案件1809件(含旧存171件),结案1389件,结案率76.78%。(马关县政府办)
△丘北县实施三项工程补短板力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实施新扩改增量工程,硬化教育基底。编制《丘北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按“一校一策”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排危专项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不含教育费附加),加大投入改善城乡教育环境。今年来,共实施城区学校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2.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1.
3
万平方米
;实施12个乡镇117个项目,总投资2.5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2.63万平方米;投资0.69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所,建筑面积达3.
4
万平方米
。二是实施人才提优工程,厚植教育实力。通过教育紧缺型人才引进、事业单位招聘、特岗教师招聘等渠道引入教学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今年新招聘教师(含特岗)99人。采取“外请+内育”方式,一方面邀请上海松江区讲学团到县内开展讲学、培训和“送教下乡”,提升教学队伍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建好用好学校后备干部库,选拔交流任用6名校(园)长、4名副校(园)长,任免学校中层干部37人,培养了一批教师队伍管理人才。三是实施教育普惠工程,保障教育公平。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政策,截至9月底,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城就读学生达4008人,并规范随迁子女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资格审查、报送审批、公示及备案等程序,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随迁子女进入普通高校就读。建立并落实教育精准脱贫长效资助机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整合扶贫、教育等资源,分类实施贫困补助。经调查,全县有在校的9838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其中在园幼儿948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8402人、高中阶段在校生488人,分类资助工作正有序开展。(丘北县政府办)
△广南县建立“四审五查”管理机制保障新农合平稳运行该县切实强化新农合运行管理,建立“四审五查”管理机制严查新农合医疗报销审批,防范和减少审批失误,平衡收支,避免和杜绝新农合基金透支崩盘。“四审”即:定点医疗机构自审,重点核实就医群众参合身份,规范执业行为;乡镇新农合初审,对患者就医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审核,重点开展实时审核;县合管中心复审,主要对照网络上的信息实行日常稽查、交叉检查与审核;卫生、财政、审计部门抽查、审计,主要审核补偿资金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五查”即:查病历,核实病历与患者的身份、病情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出入院标准;查处方,核实是否超过用药目录,用药是否合理,是否分解处方;查检查单,核实检查单与病历是否一致,检查是否合理;查费用清单,核实与病历是否一致,与医疗机构的收费是否一致,与出院结账单是否一致;查出院小结,核实出入院指标是否符合规定。1至9月,该县共发现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诊疗行为及收费7家,责令停业整顿1家,共扣回不合理补偿金14.7万元;全县没有出现违规套取新农合资金的情况,新农合基金运行平稳。(广南县政府办)
△富宁县首创农村产权“预登记”抵押贷款模式自2012年以来,该县积极创新,率先在全省首创农村产权预登记抵押贷款模式,即:在建立农村信用网络体系和信用担保机制的基础上,群众进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三权三证”抵押贷款窗口申报贷款,经村小组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签订农村产权同意处置书面承诺书和抵押贷款书面决议,交由银行进行产权预登记,并由银行采取“先信用、后担保”的方式向农户发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待产权证办理发放到手后再进行正式登记,打通了确权颁证与抵押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贷款申办效率。截至目前,全县“三权三证”抵押融资贷款余额达51940万元,其中:林权30781万元、土地承包所有权4651万元、农村房屋贷款2791万元、其他农村产权530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8417万元。(富宁县政府办)
【简讯】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州有13242人享受到人社部门免费就业培训,其中创业培训130期6402人、技能培训102期6840人。(州人社局)
△我州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累计达119个,有效用标产品达72个,年产量92.1万吨,产值158.3亿元,产品涉及水果、茶叶、蔬菜、茶油、生猪、肉牛、淡水鱼等。(州农业局)
△由文山市鑫磊矿渣微粉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的15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在马塘工业园区落地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竣工试生产。(文山市政府办)
△今年,丘北县获上级下达新增一般债券资金2.2亿元,将用于丘北火车站物流园区(2亿元)、贫困村基础设施(0.2亿元)建设。(丘北县政府办)
△富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同时获得省农业厅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认证、省质监局颁发检验检测机构认定证书,成为我州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富宁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