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工作】
△西畴县严把“五关”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一是严把资料准备关。加强部门协作,以人口信息和土地信息为基础,对承包土地现状、原承包面积、人口户籍等信息进行详细整理,对土地、人口信息登记造册,健全基础信息。二是严把入户核实关。采取走村入户逐户、逐人登记,逐项、逐地块核实,并由村委、村民、调查人员三方现场签字确认,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地、地不漏块。三是严把矛盾化解关。充分尊重民权民意,对户与户承包地互换、地界纠纷等问题,组织人员清查实测,及时化解潜在矛盾纠纷。四是严把内业协同关。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组四级责任机制,分别成立各级确权领导组及村级确权指界议事小组,进一步压实责任。五是严把审核公示关。严格执行确权登记数据资料的初审、复审、确认等工作流程,有争议的及时复查,确保登记质量。截至目前,该县已全面完成航拍及工作底图制作与航拍影像图质量检测工作,全县9个乡镇69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1778个发包方62485户调查表539446个地块708595.29亩权属调查已全部结束,完成一榜公示。(西畴县政府办)
△马关县多举措开发就业岗位一是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对已竣工的企业,根据行业行情、用工工种、空缺岗位数量,核实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提供就业岗位1221个;积极搭建就业需求对接平台,举办各类招聘会2场次,发布用工信息39期,进场求职人数达1692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071人,免费开展职业介绍1327人,免费办理求职登记1206人。二是加大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后勤岗位、管理岗位等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在公益性岗位安置上,及时掌握“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动态,建立健全“随时出现、随时认定、及时帮扶”的长效机制。目前,该县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68个。三是通过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扶持政策,引导更多劳动者投身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共利用创业小额担保、 “两个10万元”扶持等政策提供就业岗位835个。四是认真落实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招录等就业政策,积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共提供就业岗位 164个,其中:公务员18个、事业人员116个、“三支一扶”6个、大学生村官24个。(马关县政府办)
△广南县抓实“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一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登记注册水平。 “以会代训”强化窗口登记人员业务操作系统培训,提升登记注册监管执法水平,为有序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夯实业务基础。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更新窗口办公设备。今年来,在市场监管登记窗口投入近10万元资金更新办公设备;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开通“排队叫号机”,有效缓解经营户办理证照拥挤、秩序混乱等现状,实现登记注册“零等候”。三是推行便民措施,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在登记窗口推行“五零”(服务方式“零间隙”、首问负责“零推诿”、登记规范“零瑕疵”、审批流程“零滞留”、群众评议“零投诉”)服务和“三清三办五个一样” (“三清”: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 “三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不能办的告诉怎么办,“五个一样”: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等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为“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有序推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广南县政府办公室)
△富宁县创新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显成效一是搭建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传统办公模式向现代化办公模式转变。启用集“文件起草与签发、机构间文件传输、收文与处理、人事管理、会务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网络智能办公系统,设置公共文件柜155个、流程182个,使全县15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5100名干部职工能按不同角色职权进行工作处理和流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实现现代化办公。截至目前,该县共流转200万份文件材料,节约办公成本3000万元。二是创建“农事e网通”系统,打通为民服务“直通车”。开通农事e网通网络为民办事系统,将全县25个部门110余项涉农办事流程设计、植入到统一办公系统中,由各村级便民服务站统一使用,并构建起村、乡、县逐级审批程序,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 “事在村办、证在村拿,补贴在村领”。自开通“农事e网通”以来,该县共建145个服务站点,为群众办事7万余件,节约办事成本1000万元以上。三是开通“政务e网通”网络审批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组建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将全县33个部门44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集中办理,依托集受理、承办、审核、批准、结办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务e网通” 审批系统网络,运用数字证书、电子签章、电子监察等综合技术,实行网上逐级并联审批办理,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公效率。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24万余件,按时办结率为100%。四是启用电子招投标系统,促进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搭建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实施网上注册、招标文件网上发布下载、网上投标报名、网上缴/退保证金等工作,有效堵塞招投标监管漏洞,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实现规范化、公开化。截至目前,在该系统缴/退的保证金已突破5亿元。五是建成投资审批中介超市,规范中介市场管理。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以网络为主、实体为辅的中介超市,为业主、中介机构和部门提供信息公开、咨询查询、信誉推介等服务。截至目前,该县已有8个项目成功通过中介超市公开选取。(富宁县政府办)
【简讯】
△我州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全面结束,累计登记360.7万人,户籍人口登记率达100%,并建立了全州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基础数据向省级集中。(州人社局)
△自富宁县2008年起组建“富宁县智能办公系统”以来,至目前共有300余个单位5000余人使用该系统,节约办公成本3000万元以上。(州政务服务管理局)
△我州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资金中安排23.98万元,兑现了文山开化敬老院、文山老年颐养中心两家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补助。(州民政局)
△按照《文山州生态文明村建设管理规定(试行)》,我州命名文山市追栗街村等50个行政村为文山州2016年度第一批“州级生态文明村”。(州政府办)
△我州民政、公安、综治办、交通、住建等部门联合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对流浪、乞讨人员、未能务工难返家乡、寻亲不遇、被偷被骗等人员实施分类救助。此次行动将持续至明年3月15日。(州民政局)
△我州现有职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30.21万人,其中职业技能人才21.04万人(高技能人才1.59万人、高级技师、技师0.28万人)、专业技术人员7.2万人(高级职称0.71万人,中级职称3.1万人;党政人才1.97万人)。(州人社局)
△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总规环评》获云南省环保厅、广西区环保厅批复。(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
△我州8个县(市)和州属单位资产配置管理系统于11月全面上线,今后的资产配置和处置全部在网上进行审核、审批。(州财政局)
△《文山州水资源红黄绿分区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州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