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交流】
△丘北县四举措精准扶残助残 一是推动居家托养试点。通过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动居家托养上门服务,促进残疾人托养专业化服务管理。2016年共为240名精神、智力和其他重度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补助19.2万元,2017年拟开展居家托养社会购买服务试点为4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二是实行“一人一技”培训扶持。针对残疾人就业意向,适时结合就业市场走向,举办多形式技能培训。2016年通过培训扶持7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2017年拟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50人、扶持自主创业9户和灵活就业10人。目前,已指导安排就业5人,向上报送技能培训材料15户。三是推行精准长效康复。建立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协调机制,2016年完成转介2名脑瘫儿童、1名孤独症儿童、10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3名唇腭裂患者免费矫治手术,66名贫困精神病和重度患者服药救助,38名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助听器。2017年拟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1000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0名,唇腭裂患者免费矫治手术25例,盲人定向行走、肢体残疾康复训练40人,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60件、装配普及型假肢6例,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40人、住院10人。目前,共发放各类辅助器具25件,装配普及型假肢4例。四是配套脱贫惠残兜底。对已纳入建档立卡的残疾人贫困户实行分类施策,逐一帮助制定帮扶项目和措施。2016年共指导扶持残疾人创业28户,建成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1个、残疾人就业示范点2户,带动一批残疾人就业和发展产业增收。2017年将进一步实施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基地帮扶和残疾人创业示范户(点)项目申报及实施工作,推动残疾人脱贫增收。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531名残疾人领取补贴。(丘北县)
△我州积极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一是以点带面。按照“好中选优、重点培养”的原则,成熟一个,推荐一个。在总结广南县莲城镇北宁社区创建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培育8个县(市)的8个社区和文山城金色水车、泰民2个小区分别争创省级、国家级示范社区及示范小区。二是因地制宜。按照示范社区创建标准,结合社区实际,编制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和社区应急疏散方案,组建438人的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队伍,利用辖区公共绿地、广场、学校建成应急避险场所61个,设置标识牌383块,开展地震演练35次,参加演练人数11526人。三是梯次推进。由州、县地震部门牵头搞好统筹协调,采取组织申报一批(文山市永通、富宁县新华、广南县南秀、丘北县聚秀、砚山县回龙、马关县塘子边、麻栗坡县中心、西畴县北塔等8个社区)、重点培育一批(文山市兴隆、富宁县新兴、广南县永安、丘北县瑞祥、砚山县新平、马关县海子边、麻栗坡县城南、西畴县北回等8个社区)、广泛动员一批(文山市卧龙社区,广南县莲湖社区,马关县兴隆社区,丘北县彩云、社区、东湖3个社区,砚山县碳房、富侨、和侨、大稼依、秀源等5个社区),示范带动一批(文山市开化、富宁县团结、广南县北宁、丘北县长青、砚山县小石桥、马关县板子街、麻栗坡县城北、西畴县东安等8个社区)的“四个一批”措施,全力推进全州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州地震局)
△丘北县织密医保“惠民网” 该县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抓实医保“惠民实事”,补齐医疗健康短板,织密医保“惠民网”。一是及时整合城乡医保,确保有惠可“享”。出台《丘北县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实施方案》,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突出“医保、医疗、医药”的“三医”联动,采取“十统一”的方式对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进行整合,明确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人均提高到460元。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能划转,以及20名工作人员的划转和岗位调整设置。二是加码大病医保,确保有病即“赔”。坚持“一推、一提、一降”方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大病保险最高补偿限额和支付比例,确保重特大疾病就医有保障。将儿童先心病、脑梗死(塞)、儿童白血病、妇女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等20种纳入大病补偿范围,住院报销比例(州级、州级以上及州外)提高为70%,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为20万元。将丘北县中医医院肛肠科、针灸科及县医院中医科的特有的中医诊疗项目住院报销比例由80%提高到90%。截至目前,大病保险共赔付133人次,赔付金额达26.1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赔付127人次,赔付金额达17.84万元;职工大病保险赔付6人,赔付金额达8.31万元。三是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确保有保可“报”。逐步与县外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对接,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加快实现跨异地就医人员住院费用结算,确保异地就医有“保”可“报”。1—4月,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补偿30991人次、补偿7588.91万元,其中州级住院1572人次、补偿882.84万元,省级住院2144人次、补偿1191.04万元。同时,加强与省内异地协议管理934家(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机构的沟通对接,实现参保职工持卡异地就医、现场结算报销。截至目前,共开通住院(门诊)持卡异地就医结算462人次、费用 570万元。(丘北县)
△天保口岸认真抓实跨境务工工作一是建立三项机制,规范源头管理。建立每周一次的常态化清理遣送机制,对清理出来的非法跨境务工人员,经开展身份核查后,通过中越警务协作机制先后将260名非法跨境务工人员依法移交越方处理;建立中越警务协作长效机制,共与越南接边县市警方开展联络官工作会谈3次,临时性边境会谈会晤22次;建立跨境务工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以进企业、进工地、进厂房宣传和发放中越双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先后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跨境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二是搭建两个平台,强化规范管理。搭建联席会议平台,由县政府牵头,边防检查、公安边防、出入境管理、检验检疫、口岸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采取跨境劳务监管联合、清理违法务工人员部门联动的方式,加强跨境务工统筹协调和规范化管理,基本实现企业用工合法、越南籍人员务工合法;搭建技能培训平台,落实好与云南民族大学的签订“校府战略合作协议”,在天保口岸开设越南籍务工人员的培训班,邀请云南民族大学专业老师和县级有关专业人员,围绕汉语教学、法律法规、劳动疾病预防、职业技能培训等组织培训3期133人,提升其劳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法治意识。三是加强对越协作,推进管理服务。加强中越双方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协作,优化《临时居留证》《国际旅行健康证》《务工登记证》等证件办理流程,为申报者提供便利。与越方劳务派遣机构会谈达成跨境务工合作协定,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劳务派遣推进管理服务合作,对越方入境务工人员,由越方就业服务中心向中方劳务派遣机构提供跨境务工人员所需劳动数量、劳务人员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对入境务工人员由中方劳务派遣公司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备,组织对入境务工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为务工人员办理“务工证”、“居住证”,代购买商业保险等。目前,全县劳务派遣机构已与越方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115名,代办理人均保额20万元商业保险,发放《跨境务工登记证》115本。四是强化清查管控,严打违法犯罪。严密边境管控,在天保口岸的重要路口、主要便道设置固化查缉点和流动查缉卡点,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和盘查,形成震慑效应。每月对天保口岸的出租房屋、宾馆旅店、建筑工地、集贸市场、餐馆饭店、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清理整顿,严厉处罚非法用工行业单位,全面提升外籍人员办证持证、用工单位合法用工的意识。共清理排查跨境务工人员360余人。严打违法犯罪活动,按“打击非法、保护合法”的原则,以吸毒、贩毒、刑事犯罪、“三非”四类人员为重点打击对象,加大日常清查管控和非法入境人员遣送力度。共办理涉及跨境务工人员的案件1件,抓获违法嫌疑人25人,拘留审查23人,调解相关纠纷3起。(麻栗坡县)
【简讯】
△文山市率先在8个县(市)出台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州水务局)
△州司法局选派的5名州级人民监督员首次上岗履职,分别参加州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新闻发布会、文山市检察院组织开展的职务犯罪案件监督评议会履行监督职责。(州司法局)
△今年马关县拟投入2.1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318.7公里,竭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马关县)
△州公安局将承办的5件人大代表建议(主办3件、协办2件)、6件政协提案(主办4件、协办2件)办理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细化,推动落实。(州公安局)
△2017年省下达我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49432套(户)建设计划。(州发改委)
△丘北县2017年拟建的3600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工率过半,2016年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拆除重建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网上录入。(丘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