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五联动”助推畜牧业发展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7/11/28 来源:
【字体:

本站讯(文山市报道)2017年,在政府支持、科技示范、疫病防治、市场调节、协会(专合组织)发展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文山市畜牧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政府推动。为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投资环境,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场和涉牧企业,文山市于2017年8月出台了《文山市山地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以巩固和壮大养殖规模,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进一步促进企业增效、农户增收。  

示范带动。引导农户从“六畜兴旺”的“小而全”养殖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养殖发展,今年以来共发展养猪重点户9480户,建立养猪、养牛、种草养畜示范村各17个,牛冻改示范村22个,培育乡级示范户182户,累计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161个,形成“重点养殖区——辐射带动区”梯次推进的现代山地牧业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科技拉动。在现有的文山高峰黄牛、大耳猪、小耳猪、黑山羊、乌骨鸡、麻鸭等地方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引进了国外优良的杜洛克、长白、汉普夏、约克猪和短角、西门塔尔、么拉牛等种畜冻精,累计杂交改良肉牛8688头、猪39566窝,开展以品种改良、种草养畜、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等内容为主的科技培训1429期78620人(次),切实增强了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疫病防治驱动。重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畜禽防疫质量,全市累计防疫注射猪瘟、猪蓝耳、猪“W”病疫苗249.94万头(次),牛“W”疫苗25.63万头(次),羊“W”疫苗6.63万只(次),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疫苗442.97万只(次)。  

协会牵动。围绕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一步加快行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培育和壮大了农村经纪人队伍。全市共有9家养殖、营销行业协会(合作社)及大批活跃在各村寨的农村经纪人,为开拓畜产品市场,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实施 “产、加、销”链条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各方因素的联动作用下,文山市畜牧业发展产业布局日趋合理,规模效应也日渐突出,截至三季度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45.22万头、3.11万头、3.07万只和130.13万只,同比增4.19%、9.75%、5.19%和3.05%;实现肉奶蛋总产量55945.5吨,同比增11.62%,畜牧业产值预计7亿元,同比增5.42%。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