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芽歌书合唱团上海巡演获盛赞
“坡芽情歌一定能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6/11/28 来源:
【字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彼此情意深。今年是沪滇合作20年,20年的对口帮扶,两地广泛交流,彼此交融,共同发展,亲如一家。在沪滇合作20周年之际,11月15~19日,富宁坡芽歌书合唱团到上海进行连续5场的巡演,为上海观众带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中最纯正的壮族文化精华,以歌声表达对上海亲人的感恩。同时,也顺应了国家文化战略的新潮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倡导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希望通过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平台,让坡芽文化这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踏上不平凡的文化之旅。    

 

一路艰辛

 

 

今年,是坡芽歌书发现十周年。十年时间,从编译、整理出版坡芽歌书,从坡芽山歌队到坡芽歌书合唱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逐步成为文山乃至云南一张响亮的名片。2015年底,坡芽歌书合唱团参加央视“歌声与微笑——合唱先锋”年度总决赛,摘取冠军;今年7月,在俄罗斯索契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上,合唱团一举摘金。大咖的盛赞、观众的热捧、各方的褒扬从四处涌来,但对于合唱团来说,坡芽文化要被放大,要成为一个国际化品牌,这些积累和成绩还只是一个开始。    

上海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的开放性、多元性、国际性正是推广坡芽文化寻找的方向。在表现形式上,坡芽情歌的柔情浪漫,与吴侬软语有共通之处,非常契合上海民众的审美观。所以,无论是对创作团队和24名队员来说,这一次赴沪演出的重要,丝毫不亚于俄罗斯索契世界合唱比赛。    

为了表达云南人民对上海人民的情谊,赴沪巡演的节目中,合唱团不仅仅展示坡芽情歌,也新排了景颇族、傣族、布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歌曲。新排的10首合唱歌曲是坡芽歌书合唱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作曲家刘晓耕教授一生心血的精华。巡演事宜于9月敲定,那时距离11月中旬演出时间还有不到2个月时间。刘晓耕和指挥叶明菊分别从北京、昆明赶到富宁,他们指导合唱团的时间甚至超过参加世界合唱比赛。对于赶时间排练的队员们来说,最辛苦的还不是加班加点,而是背歌词。音乐会上篇是大家早已熟溜的坡芽情歌,但下篇“天籁歌书”全是没接触过的全新曲目,并且全部使用各少数民族语言演唱。1个多月的时间里,队员们全靠同音字标注背下所有歌词。    

下半场演出服装、道具也需要新准备,合唱团经费一直不宽松,队员各显神通,能够手工自制的就绝不花钱购买。队员李玉昆是美术老师,他的多才多艺再次派上大用场,大部分道具都由他手工制成;新置办的服装则靠“万能淘宝”,省下十几万元服装费。乘机前往上海时,一面大鼓仅打包托运就花了800元,还特意找了两块桌板保护鼓面。昂贵的打包托运费让队员们大跌眼镜,这也难怪,对于这个“节俭合唱团”来说,这800元花得确实心疼。    

在上海的几天,各种开销一切从简,没有合适的地点,大家就在宾馆房间里,男声、女声部分开排练,24名队员挤在宾馆房间里排练,空间虽然局促,但大家排练都很认真。24名队员中,有两名女队员已怀有身孕。女中声部的韦孟言怀孕6个多月,另一位女队员怀孕2个多月。按照老家风俗,怀孕未满3个月一般不向外人说道。就在7月赴俄罗斯索契比赛时,韦孟言已怀孕2个多月,但只有极少队友知道她的状况。回忆起去索契比赛的那10多天时间,韦孟言还历历在目:“要倒时差,反应大,东西吃不惯,但是还不能影响发挥,确实很辛苦。去俄罗斯之前,我先生特别不放心,在微信掌上直播上看到我都会流泪。”尽管如此,在比赛中,克服万难的韦孟言发挥稳定,合唱团也勇夺金奖。去上海演出的几天,行程中、演出时,大家都注意照顾她。“宝宝很乖,有时排练时,宝宝会根据歌声的大小给我回应,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为什么怀孕还要坚持参加演出?面对这个提问,疲惫的韦孟言笑笑说:“我们声部只有5个人,如果我不来,就剩4个人,少一个声音,会影响声音效果。我不想看到不完美的演出呈现在上海观众面前。宝宝很乖,队友和领导都很照顾我!”    

坡芽歌书合唱主创刘晓耕教授在上海的几天比队员们更为忙碌。因为每天的表演场地不同,他不仅要和指挥叶明菊每天为合唱团踩点、走台、彩排,每天观看演出,以发现不足之处,要参加有关的研讨会、项目会,还要联系、安排音乐会的各种大小事宜。每天彩排时,他总是聚精会神、神情专注地指导着、奔走着;每天观看演出时,观众席上的他静心聆听,但熟知他的工作人员,总能看出他一身的疲惫。在歌声里,他心中那份强烈的挂念总会泛起——他的老伴患了重病,一直在北京儿子家中。去俄罗斯索契比赛时,是老伴一再催促,他才下决心离家带队出征。那时,他与报社的摄影记者同住一个房间,每天,都能听到他打电话不放心地问这问那,然后总会沉默地自己独自坐上一阵。现在,老伴还在治疗中,虽有家人的不断宽慰,可那份牵挂总放不下,在他心中,坡芽与家人,都是难舍难分。    

一路走来,坡芽的十年有太多的欢笑泪水,每一次的展示机会都来之不易,大家都希望上海这个国际大舞台带给坡芽歌书更多的展示机会,让更多的人聆听到动听柔情的坡芽情歌。    

 

 

 

 

精彩演出

 

 

15~19日,坡芽歌书合唱团分别在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虹口区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市交响乐团音乐厅、梅陇文化馆、复旦大学演出。从13日到达上海后,合唱团队员们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每天时间都安排得紧紧的:到演出场馆―彩排―演出,平均每场演出15个节目,每天回到宾馆都是晚上10点以后。队员们的嗓子因为高密度的工作,都有些吃不消,每天要靠吃药维持;因为休息不好,有队员身体出现各种不适,临上场前,只好用刮痧等“土办法”缓解;排练时,有队员脚崴了,可台上的她却看不出是跛着脚在走路……一切困难都没有影响队员们在舞台上的发挥。在大上海的舞台上,他们用最纯美的声调打动每一位观众。    

因为水土不服、天气变化,第一场在静安区的演出后,已有队员开始生病。第二场在虹口区工人文体中心的演出,因为怕高峰时间堵车,队员吃过午饭就到达会场,从下午1点到4点多,刘晓耕教授和指挥叶明菊,从一个音调、一个动作、一个节奏地为队员们抠细节,力求表演完美。休息时,许多队员坐在椅子上、靠在墙边就睡着了。    

第二场连续4小时的排练加晚上2个小时的演出,大家体力消耗不少。第三场,是队员们和观众们最为期待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大厅的演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大厅是世界一流的音乐厅,由世界级大师矶崎新和丰田泰久领衔设计,是国内第一个建在弹簧上的“全浮建筑”。整个建筑由1200座演奏厅和400座室内乐演奏厅组成,坡芽歌书合唱团的演出在声效最棒的音乐大厅进行。    

合唱团能排进音乐大厅演出,着实费了一番周折。上交音乐大厅因其专业、高端,在国内极为热门抢手,一般要提前半年到一年预约场地,因为坡芽歌书合唱团的表演是沪滇合作20周年的系列活动,经过多方协商,才调整出11月17日的日程提供给合唱团使用。光租用场地一天的费用20万元,就远非合唱团承受范围,上交音乐厅所在地的徐汇区政府大力支持,揽下了这笔费用。    

连续两天演出,头一天下午4个小时的彩排加晚上2个小时的演出,许多队员感到很疲累,但一进到音乐厅,大家都两眼放光。音乐厅处处充满艺术氛围,在这里,所见全是音乐专业人士,平时在媒体上才能看到的指挥家、演奏家很可能就站在你身旁。可以用于录音的音乐厅、主持人话筒价值20多万、提供给伴奏使用的钢琴200多万元……“这音乐厅太拽了!”“能在这里演出,此生无憾。”队员纷纷感叹。一瞬间,大家的疲累都无影无踪。    

在上交音乐厅的演出自然也一票难求。许多在上海的音乐家听说有坡芽歌书合唱团的演出,都想来听一听,而在5场演出中,他们自然要选择混声效果最好的上交音乐厅。上海的文山老乡之前在朋友圈疯传合唱团演出的消息,许多人把目标盯在了高大上的上交音乐厅,都在四处找票。    

当美妙的歌声在音乐大厅响起时,那些在台下、后台为坡芽多年付出奔走的人们,眼中都溢满了热泪。按照音乐厅入场规定,手机信号屏蔽,观众不允许拍照摄像以免影响表演和观看,近千名观众屏息聆听,用心感受,安静的音乐厅一如静谧的坡芽村,天高云淡,繁花盛开。    

第四场在梅陇文化馆、第五场在复旦大学的演出,场地条件有限,指挥叶明菊第一次站在台下演出,没有显示屏,中文字幕无法显示,全是听不懂的少数民族语言,却没有观众提前退场,能把观众稳稳留在座位上,全靠合唱团的精彩演出。    

 

 

家乡亲情

 

坡芽歌书合唱团此次到上海演出,得到许多在上海创业的文山籍老乡的支持。富宁里达人韦祖发在上海有自己的公司,得知家乡的合唱团来上海演出,韦祖发十分激动,放下公司的事情全力支持家乡人。上个月,州委、州政府在上海召开坡芽情歌进上海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会场所有布置和演出海报他全包了,按上海的市场价需要近10万元。    

马关人刘华麒、刘华麟兄弟俩在上海经营餐饮业多年。在上海的文山老乡群里,坡芽歌书早已不陌生,合唱团到来,令店里一帮文山人欣喜、激动。他们没去看首场演出,都在店里忙上忙下,为老乡们精心备下一桌饭菜。在大上海的霓虹华灯里,在吴侬软语的包围中,这个名叫彩云笕的餐厅里,大家说文山话、聊文山事、唱文山歌、诉文山情,浓浓的乡情乡音中,一切都那么让人温暖。    

侬锦是广南坝美的壮家人,在上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现在是联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听说坡芽歌书合唱团到上海演出,自掏腰包买了100张票,请上海的企业家朋友到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看演出。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看了坡芽歌书合唱团的表演,一是感觉非常自豪,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我们很难看到云南的少数民族,特别是文山的壮族——我们自己文化的展示。在上海创业的这几年,很多人关注我的姓氏,从我的姓氏知道我是壮族,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壮族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坡芽歌书让人们了解到壮族文化很唯美,也非常有底蕴,作为一个文山的壮家人,我很自豪。其次是感动,壮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有许多坎坷和磨难,正因为有这些传承人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精彩呈现。作为一个从文山走出来在上海的创业者,将来坡芽文化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一定会尽全力。”    

杨福韬是上海文山老乡会的一员,他告诉记者,早在坡芽歌书合唱团定了上海演出之后,上海老乡会群里有70多人争相出力,配合合唱团,帮助合唱团。杨福韬说:“非常骄傲,这种深情是不会被磨灭的,就像海外华人看到中国团队出国参赛一样,觉得很长脸。”    

坡芽歌书合唱团的每次出场,总是那么不起眼,这群由教师、农民、职员组成的合唱团没人像明星,从不耍大牌。所以,每一次他们在舞台上的开唱,总能惊艳所有听者。对于这群从山里走出来的青年们,这在心底流淌的歌声能够让全中国、全世界那么多的人喜欢,就是对他们多年坚持最佳的褒奖。    

上海之行,4名坡芽歌书非遗传承人农凤妹、农丽英、农加平、农加兴更让记者见识了壮家人“歌伴人生”的热爱。如今,坡芽歌书的名气越来越大,农凤妹几人也成了壮家人的大明星。在农加兴的手机上有多个山歌QQ群,常常会有人来找他们PK,“听说你们坡芽去了北京又去上海要去全世界,到底你们多厉害,我来对歌看一看?”每当这时,他们总是霸气以歌回应:“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那几天,几个山歌QQ群特别活跃,有一天对歌对到凌晨1点多,接着清晨6点多又接着对。几天“酣战”下来,记者问战况如何,他们开心一笑:“把他们都打败啦!”    

在壮乡,“歌伴人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是山歌情歌的沃土,于他们而言,歌唱是心底情感的表露。或悲、或喜、或恨、或爱,都可以通过他们脱口而出的歌声表达心情。4名非遗传承人已渐渐习惯了走出大山的旅途。无论是首都北京,还是“魔都”上海,他们仍是山里那身壮家土布衣裳,行走在繁华都市的人群中,是那么引人注目。他们的眼神中,从未有过乡下人进城的躲闪,他们用新鲜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外面的世界,心底驻扎的乡音在一路上流淌。不论是在休息的宾馆、演出的后台、出行的机场,随时能听到他们浅吟低唱的歌声。    

 

 

 

获赞无数

 

在上海的5场巡演,坡芽歌书合唱团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殿堂,观众中有音乐专家、高校师生、机关职工、外国友人,也有许多普通市民,每一场演出,合唱团总能收获无数赞誉,许多观众在返场表演结束后仍久久不愿离开。那几天,上海天天雾霾笼罩,坡芽情歌犹如山间清风,给他们“做了一次深呼吸”,“坡芽奇迹”成为上海音乐界和非遗专家谈论的热门话题。    

陆在易是中国乐坛著名作曲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他的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音乐界对他素有“音乐诗人”之称。1997年,被评选为全国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他对坡芽歌书合唱团的演出评价极高:“非常出色的音乐会,充满了乡土和民族的气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个表演能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也能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白对合唱团的表演表示“无法用合适词来赞扬”,她说:“坡芽歌书合唱的创作是发扬和创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把壮族民歌以这样一种方式带给我们,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它保持了传统民族的演唱特色,用了许多音乐手法,国际一流水平。你们已经走向世界,希望迈开大步,在全球飞扬。”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郑小维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的妹妹,在上交音乐厅排练时,她就前来观看:“很荣幸看到坡芽歌书合唱团的排练,排练比演出还重要,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上海有一个百灵民族合唱团,但民族性不够,他们应该来学习。”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葛顺中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年轻时曾到云南采风,十分钟情少数民族音乐,彩排时,他就赶到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观看,还以一首民歌调子与队员们回应互动。之后,他又连看两场演出。“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非常清纯、自然、真诚,像清流一样涌入心田,在艺术多元化、百花齐放的今天,你们这枝花和别人开得不一样,你们真诚地传承民族遗产,让现在的中国人,包括外国人都可以直观地看到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尽管适当进行了艺术提炼加工,但是丝毫不影响民族音乐的根。这是创作者倾心拥抱宝贵的文化传统,刻苦学习努力创新,深入修炼,谱出了这么多真、善、美的乐曲。音乐是人民创作的,而作曲家就是人民。创作者是幸运的,找准了路,坚持了有收获,并精心挑选和抓紧培养了一大批接班人,将视线扩展到大西南少数民族群,这是一个大手笔。”    

青年指挥家、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王燕是中国同代指挥中的佼佼者,她祝愿合唱能让坡芽歌书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顾晓萌是上海学生合唱团艺术总监,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副团长、声乐中心艺术总监,看了演出后心情激动,久久难以入眠:看了这么多优秀作品的演出,太感动了!今天才知道我们曾经唱过的《水母鸡》源自情歌《妹要嫁何方》。《舍得不舍得》把青年男女“分别就像果离树,离别就像鱼离水”的爱情唱得缠绵悱恻,让人感动得欲滴泪。那首《梦里见过你》把爱情比作火烧芭蕉心不死,妹不做伴哥难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相思成灾的内心独白。还有那首男声合唱《月夜》唱得美!感动!写得太好了!整整一场20多首民歌合唱——坡芽情歌合唱音乐会让人们赞叹不已!这么多年来,搞合唱的常常为了给自己的团队找一首合适的中国民族合唱作品给整得头痛不堪,感谢晓耕老师和他的创作团队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在中国民族艺术的土壤里兢兢业业地勤奋耕耘。每一首都是那么有特色,旋律好听、和声丰满韵味足!现场的我们得到的是晶莹的汗水和时光年轮交融为一体的精华。这真是值得一听的音乐会,就是听完后兴奋得到这个点还没有睡意!坡芽歌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81个图形符号记录81首风格不同的歌,能把原生态的歌用现代手法编成好听的合唱,通俗一点说这样的人是高人,授予晓耕老师和他的创作团队“人民音乐家”一点也不为过!    

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院长、上海市电影评论学会副秘书长汪天云认为坡芽歌书合唱团很有市场潜力:很少能听到如此恬静、美丽的天籁之音,纯朴、真挚、真实。没有豪华的灯光、服饰,但令人震撼。坡芽歌书合唱团令我想起了大河之舞,她有这样的魅力。坡芽文化是最真挚的民族精华,她给我们做了一次深呼吸,合唱团一定能走向世界。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蔡丰明对坡芽歌书的非遗传承有很深的思考,他认为坡芽文化是“原始族群文化传承和文化生态的博物馆,是坡芽文化是本质的价值。歌书的创造与传承,在当代社会已经再难找到第二个。坡芽文化的上游价值是原始族群化,应打造生态博物馆,原汁原味的保护,能引起世界文化的关注。中游价值就是和当代生活的结合传承,爱情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求,可放大这一内容,走进当代人的生活推广。下游价值开发坡芽文化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多元的价值。理清了思路,坡芽一定会成为世界著名的地方。”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演出经济委员会主任朱光从演艺、市场的角度谈合唱团的发展:不敢相信这是一支业余合唱团,无伴奏的听了不少,这样的水平非常专业。音乐创作非常成功,服装也很有特色,表现样式丰富,可以加以改进和再包装,寻求在国际化、都市化的文化背景下,民间、小众化艺术如何让现代都市人接受。    

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李华对坡芽文化产品开发和营销运作提出很多可行的想法:“现在是电子科技时代,坡芽歌书要走出去不仅仅要靠实体和纸质载体,还要针对互联网空间进行开拓和传播。将来坡芽歌书会做成各种语言的电子书,传播到世界各地。”    

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对外联络部主任邱光辉为坡芽文化如何借助国家文化门交流的平台“走出去”提出建议:“只有根植于民族特色文化,融合兼并当代东西方文化,才能赋予文化项目更为持久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坡芽文化的发展在其逐步融入国际化语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女性艺术细腻独特的艺术视角,从形态意识上对81个字符进行艺术再创作,并借助国家平台‘走出去’,静态展览结合民族特色鲜活表演形式向世界充分展现‘非遗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演绎与传承’以及‘民俗女性艺术家与先锋女性艺术家的交流与碰撞’,让世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构建,通过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讲好坡芽歌书·爱情密码的故事,深度挖掘坡芽歌书的文化精髓,促使坡芽文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的瑰宝。”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校长Richard Swann是澳大利亚人,在许多国家生活工作过,他也是个指挥家。最后一场在复旦大学的演出时,他一直听得很陶醉,对合唱团的表演,他连连赞叹“非常出色”。    

复旦大学法律事务室主任、上海克卿合唱团指挥冯幸也有一支合唱团,看了坡芽歌书合唱团的表演让他震撼:“这是我接触过的让人惊叹的一支业余合唱团,他们无论是舞台经验和演唱素质,都让人无法想象是由老师、职员、农民等非专业演员队伍组成,而且只成立了4年,国外有很多民族合唱团,但都是职业歌唱家组成,这是传播壮文化的团队,希望以后还能看到坡芽歌书合唱团更精彩的表演,我想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找到更广阔的表演平台。”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党委书记朱发钢一直关注着合唱团,当他从朋友圈看到合唱团在上海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的消息,心情激动地发来短信:坡芽情歌又一次验证云南多彩深厚的民族艺术文化,再次展示云南艺术家创作展演的高超水准!云南既有美的元素,又有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的能力,二者的结合造就了坡芽情歌!作为一个云南人、一个在云南艺术院校的管理者,我深感自豪和骄傲!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内核。祝愿坡芽情歌万古长青!    

从山花烂漫的坡芽到国家大剧院,从俄罗斯索契的世界合唱比赛舞台到国际大都市上海,坡芽歌书这块源自远古神秘的土布一直释放着神奇的力量,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着迷。    

(记者 梁丹 资云波/文 首席记者 熊平祥/图)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