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陆志芳报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州始终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列为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通过近几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放管服”改革和“双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持续简政放权,“放”的效果逐步显现。自2014年以来,州级先后六批次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54项,精减率达65%,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05项。各县(市)累计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129项,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事项,提前完成本届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目标。积极推进先照后证工作,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截至今年5月,全州共办理、换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万户,换照1.2万户,换照率80.5%。新登记市场主体2.5万户,总量达到13.2万户,各类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迅速。取消州级投资审批类项目19项,调整下放21项,承接省下放8项,取消调整各类证照10个,简化了一批投资审批项目。开展各类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清理。目前,州级仅保留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93项,大幅减少资格认定,激发了创业热情。
积极建章立制,“管”的力度不断加大。形成行政审批“六清单五制度”,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严格执行财政部和省公布的收费目录清单及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提高资金管理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州、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清理公布工作。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预计今年7月底将全面完成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的编制,最大限度地限制和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
加强体系建设,“服”的水平持续提升。构建了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业务办理查询体系和州、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搭建公共资源项目集中交易平台,建成了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完成中介服务机构网上或实体入驻,从机构、管理事项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实行“全程、无偿、高效”代办服务,推动投资项目集中并联审批。大幅放开服务业市场,促进民办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服务业和文化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多渠道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落实各项政策,“双创”工作初见成效。出台了促进创业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双创”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企业投资、大众创业、群众办事的准入门槛,优化了“双创”发展环境,搭建了人才供需平台,从创业资金扶持、整合培训资源、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及校企、校地合作等,引领青年“双创”活动多元化发展。2015年至今,全州共发放创业贷款6.94亿元,撬动13.88亿元民间资本,扶持8840名青年创业,孵化出园企业72户,带动2.46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