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山州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报告及2018年投资形势展望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8/02/26 来源:文山州统计局
【字体:

2017年,在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我州着眼于调结构,稳增长,提效益,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全州施工项目1810个,增长1.3%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303个,增长55.4%,其中全州本年新开工项目1159个,下降13.4%5000万元以上本年新开工项目164个,增长78.3%;本年完工投产项目1278个,增长10.6%  

一、2017年我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因素分析  

(一)投资是我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州三驾马车中,投资拉动占主导作用。2017年,我州投资增长高过GDP增长10.8个百分点,是拉动我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强势增长  

2017年,我州乡村建设等扶贫项目快速推进,共完成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方面投资59.9亿,同比增长237.6%,占全州投资总额的比重为7.9%,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扶贫工作得到极大推进。  

(三)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飞速增长  

2017年,我州加强完善城乡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133.96亿元,同比增长132.5%,占全州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7.5%,比上年同期提高8.4个百分点。极大的改善了我州城乡环境和设施。  

(四)教育、交通投资大幅增长  

2017年,我州进一步推进教育投入建学校增设备,全年完成教育投资40.6亿元,同比增长77.9%,占全州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4%,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在交通方面,从高速路、过境国道、二级路到城乡道路全方面加大了投入建设,完成交通投资163.3亿元,同比增长70.3%,占全州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使全州交通上了新台阶,向现代化交通飞速迈进。  

(五)水利投资快速增长  

2017年,我州兴建水库、修建河堤,建设各种提水、引水工程和防洪工程,共完成水利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40.3%,占全州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是支柱  

2017年,我州完成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水利、公共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投资338.5亿元,同比增长77.7%,占全州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4.7%。其中,蒙文砚高速文山东西立交连接线延长线、文山至马关高速公路、广南至那洒高速公路、天保边境特色小镇建设、砚山县城东过境连接线、富宁至田蓬口岸公路、德厚水库、文麻高速公路、富宁火车站物流园区站前广场、富宁皈朝至广南百乐公路改建、省道206线文山城区过境段公路等计划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力支撑了全年投资增长。  

二、当前我州投资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资金保障度不足  

2017年,我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建设资金到位不足、资金保障度不足的问题依然持续,需引起高度关注。2017年,我州共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到位资金)650.6亿元,同比增长32.2%。从建设资金保障度看,全年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度为0.861,比2016提高了0.08,但依然还有14%的缺口。建设资金保障度不足对我州下步投资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我州基础设施投资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增速较高,但地方财税不足的短板,使资金供应难于支持投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  

(二)投资效益下降制约了投资拉动作用的发挥  

虽然投资对我州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州投资规模扩大以及个别行业投资过热,导致了投资效益下降。增量资本产出率是投资增量与GDP增量之比,用以衡量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所需的投资量,是反映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2007年,我州增量资本产出率是0.68,随后逐步上升。2012年,增量资本产出率为0.912016年增量资本产出率为1.3,到2017年增量资本产出率为1.82。增量资本产出率的上升,表明我州投资效益在下降。意味着要增加1个单位的GDP,每年都需比上年多增加更多个单位的投资,以5年为一周期,2012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需比5年前多增加0.23个单位的投资,2017年增加1个单位的GDP,需比5年前多增加0.91个单位的投资。  

投资弹性系数是投资增速与GDP增速的比值,反映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强弱。从下表中可以看出,2007—2011年,5年间我州投资弹性系数除2009年外一直处于0.5以上。2012—2017年,6年间我州投资弹性系数除20152016两年外有4年处于0.5以下,10年来虽然我州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是2007年的6.9倍,是2012年的2.7倍),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未能同步于投资增长速度。以2016年和2017年为例,2016年投资增长16%,投资弹性系数为0.63,这意味着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GDP增长0.63个百分点。而2017年投资增长20.8%,投资弹性系数为0.48,这意味着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仅带动GDP增长0.48个百分点。因此10年来我州投资对GDP的拉动效益总体上在逐步减弱。  

20072017年我州投资弹性系数  

年份  

投资弹性系数  

年份  

投资弹性系数  

2007  

0.54  

2012  

0.42  

2008  

0.67  

2013  

0.48  

2009  

0.41  

2014  

0.45  

2010  

0.52  

2015  

0.53  

2011  

0.56  

2016  

0.63  

? ?

2017  

0.48  

 

三、2018年我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因素分析及趋势判断  

(一)新的执政理念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将抑制投资冲动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追求经济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就是要改进政绩考核方法,淡化GDP和投资考核,把民生改善、收入提高、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考核指标体系的改变和优化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观,有利于减轻基层考核压力,减轻基层工作压力,抑制投资冲动,提高投资效益。  

(二)国家统计制度改革及数据评估力度加大将使我州投资增长难度加大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和云南省统计局对各地投资统计数据的评估及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投资增幅下降趋势明显。其中,投资增速与建安营业税增速、投资额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和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速、水泥产量增速与建安工程投资增速等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均成为评估各地投资实际增速的重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在投资统计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两个转变,即由现行的项目统计法人统计转变;由形象进度法财务支出法转变。为此,我州在投资总量及增幅上都要提前预判,适当控制,避免因统计方法变更,调整幅度过大。  

(三)当前投资增长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影响  

从有利条件看: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政策,连续出台多项改革措施,并开展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发展路径,将对投资增长产生有利影响。二是我州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特别是各项脱贫工程、文马高速、文麻高速、广南至那洒等高速公路建设、普者黑轨道交通建设、广南一类通用机场建设、德厚水库和柳家湾五谷冲等水利工程建设、50万吨水电铝项目等特大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将为我州2018年投资持续增长提供一定支撑。三是普者黑 5A 级景区和全州各类 4A 3A 级景区创建、特色小镇建设等项目将在2018年加快实施,为投资提供新的增长点。四是随着国家、省、州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落实,将继续推出面向民间资本的重大项目,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投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从不利影响看:一是与我州2018年规模以上投资增长18%目标相比,大项目偏少,投资支撑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二是企业投资压力较大,企业投资意愿相对不足。三是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如征地拆迁困难和资金保障程度不足,对投资增长产生较大压力。四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几方面分析,初步判断我州2018年投资增幅将比2017年略低增幅在18%左右。  

四、对我州今后一段时期投资运行的几点建议  

(一)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和增速,促经济转型升级是关键  

从国内发达城市经验看,高积累、高投资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从我州实际情况来看,投资目前仍是我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基于这两点认识,在未来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和增速对于我州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应高度关注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切实采取措施,强化工业,拉动消费增长,提高投资效益,改进投资结构,以促进我州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稳定持续发展。从最近几年看,我州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消费,投资拉动的特征十分明显。而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遇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工业、夯实工业基础和大力发展内需应是我州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以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高质量。  

(二)提高投资的效益和质量,促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本  

近几年来我州投资效益不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因此,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来实现。其重点在于,一是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对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投入和政策倾斜。二是在产业规划和发展中注重从追求总量规模转变为保证总量、质量效益优先,从分散生产转变为集群化经营,从产业链低端上升为高端,以追求投入产出的最大化。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必须把投资重点与我州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固定资产投资在区域、行业等方面的不平衡现象,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重点投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三)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促项目落地开工是保障  

只有按照策划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完工投产一批的原则滚动推进项目建设,才能不断积蓄我州投资增长后劲。一是抓进度、促资金,全力以赴稳增长。努力完成更多的投资工作量。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各银行在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二是抓机遇、壮民资,全力以赴夯基础。抢抓国家放管服、城镇化、精准扶贫等改革机遇,深入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民营中小企业成长,重点破解民间投资准入难、融资难、落地难等问题,不断壮大民间投资规模。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民间投资向各类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聚,支持变民间存量资本为现实投入,不断增强民间投资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抓招商、储项目,全力以赴增后劲。坚持招大商、大招商,整合各项支持政策,千方百计吸引世界500强、央企、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文山投资,推动10亿元以上项目尽快签约,力争签约50亿、100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引入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实力的企业,营造市场化分工合作的产业环境。

(文山州统计局  袁鹏)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