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山州县域经济发展监测报告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8/02/26 来源:文山州统计局
【字体:

2017年,文山州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1亿元,同比增长1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9亿元,增长4.0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758.1亿元,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3.4亿元,增长12.3%,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9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3元,分别增长9.0 %10.0%  

一、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生产总值较快增长。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1亿元,增长10.0 %,增速比一季度低0.5个百分点,与上年持平。分县市看,文山市228.6亿元,增长10 %,砚山县121.5亿元,增长8.5 %,西畴县37.7亿元,增长10.0 %;麻栗坡县59.0亿元,增长9.5 %,马关县86.4亿元,增长10.3 %;丘北县77.6亿元,增长9.4 %;广南县109.5亿元,增长9.3 %;富宁县86.4亿元,增长10.0 %。从增长增速看,马关县高于全州水平,文山市、西畴县、富宁县与全州水平持平,其它县低于全州水平。  

(二)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4.0 %,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5个百分点。分县市看,文山市20.1亿元,增长10.0%;砚山县7.5亿元,增长7.1%;西畴县2.0亿元,增长10.2 %;麻栗坡县3.1亿元,增长6.1 %;马关县6.1亿元,增长12.1%;丘北县4.4亿元,增长5.0 %;广南县4.3亿元,增长4.1 %;富宁县3.0亿元,增长7.2%。从增长速度看,由于州本级收入大幅下滑,八县市增幅均高于全州水平。从全年走势看,文山市、西畴县、麻栗坡县、丘北县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升了2.22.60.52.5个百分点,砚山县、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了4.554.52.715.8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波动增长,规上工业增速放缓。全州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比上年高3个百分点。受工业企业停产半停产比重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全年增长速度放缓,与一季度比,全州增速回落了0.4个百分点。分县市看,文山市增长14.1%,砚山县增长8.6%,西畴县增长30.1%,麻栗坡县增长13.0%,马关县增长16.0%,丘北县增长9.8%,广南县增长18.9%,富宁县增长18.0%。从增长速度看,西畴县、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高于全州水平,其余县市低于全州水平。与一季度比,麻栗坡县、马关县增速分别提升了4.17.4个百分点,其余县市增速不同程度回落。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1亿元,同比增长20.8 %,增速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分县市看,文山市221.5亿元,增长18.4 %;砚山县121.6亿元,增长17.1%;西畴县27.4亿元,增长25.3%;麻栗坡县57.9亿元,增长24.1%;马关县58.1亿元,增长32.0 %;丘北县87.7亿元,增长22.5%;广南县84.8亿元,增长20.9%;富宁县99.3元,增长20.6 %。从增长速度看,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高于全州水平,其余县市低于全州水平。与一季度比,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和广南县增长速度分别提高0.46.05.810.6个百分点;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和富宁县分别回落了8.210.53.36.6个百分点。  

(五)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增长。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4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高0.8个百分点。分县市看,文山市108.6亿元,增长12.2%;砚山县44.8亿元,增长13.2%;西畴县15.2亿元,增长12.0%;麻栗坡县22.1亿元,增长12.0%;马关县37.5亿元,增长12.2 %;丘北县31.5亿元,增长12.7%;广南县60.8亿元,增长12.0%;富宁县42.8亿元,增长12.1%。从增长速度看,砚山县、丘北县高于全州水平,其余县市低于全州水平。与一季度比,除西畴县、富宁县增速回落外,其余县市均提高。  

(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稳增长、惠民生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加快了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98元,增长9.0%,从前三季度的情况看,增速与全国持平,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从结构看,工资性收入为城镇居民增收主渠道,占比达58.6%,经营净收入占比19.1%,转移净收入占比15.8%,财产性收入占比6.4%。从各县市的情况看,预计文山市31000元,增长9.0%;砚山县29816元,增长9.0%,西畴县25540元,增长10.0%;麻栗坡县25540元,增长10.0%;马关县28250元,增长10.5%;丘北县26233元,增长10.0%;广南县25885元,增长11%;富宁县27699元,增9.0 %  

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全面增长,预计全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243元,增长10%。从前三季度的情况看,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并列全省第三位。从结构看,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民增收的贡献最大,占比39.4%,工资性收入占比36.1%,转移性收入占比23.7%,财产性收入占比0.8%。从各县市的情况看,预计文山市10200元,增长10.0%;砚山县9818元,增长10.0%;西畴县8880元,增长12.0%;麻栗坡县10230元,增长11.0%;马关县9320元,增长11.5%;丘北县9585元,增长11.0%;广南县9013元,增长13%;富宁县9603元,增10%  

二、存在问题  

(一)县域经济总量小,县市间差距较大。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较低,与省内发展较快的州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县市发展差距较大。从经济总量看,文山市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砚山县、广南县超过100亿元,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富宁县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西畴县在50亿元以下;从占比看,最高的县市占全州总量的28.3 %,最小的仅占4.7 %;从速度看,最高的为10.3%,最低的县为8.5%,相差个百分点;从财政收入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的县市20.07亿元,最低的为2亿元,相差18亿元。  

(二)主要监测指标波动回落,县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7年,虽然主要监测指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监测指标增长速度高于上年同期,但部分指标增长速度较前三季度有不同程度回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与一季度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回落4.4个百分点,砚山、马关、广南、富宁4个县市不同程度回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趋缓,全州回落0.4个百分点,8个县市中有5个县市呈回落态势,砚山、丘北等县回落较为明显。  

(三)提升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压力大。2016年我州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中取得较好成绩,文山市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称号,其余各县在综合评价中排名均有所提升,但总体排名不理想,特别是分类发展评价排名整体靠后。2017年我州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部分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省内发展较快的县市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提升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三、工作建议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形成比发展快、比后劲足、比民生好、比生态优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州委九届四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因地制宜,分类发展。一类县(文山市、砚山县)要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率先实现跨越,二类县(马关县、丘北县、富宁县)要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特色取胜,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三类县(广南县)和四类县(西畴县、麻栗坡县)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力度,努力改善发展基础,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和谐发展。  

(二)不断破解发展瓶颈,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一是要按照放管服改革的20条措施,加大审批、投资审批等领域的权力下放力度,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评估,规范收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广大的民营资本、州内外的社会资本进入到我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二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发展理念,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在用好中央和省财政资金的同时,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来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充分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三是要把投资作为重要的拉动力量,全力抓好三个三十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层层明确责任,着力抓好项目储备,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项目开工后的跟踪,力促项目按计划进度完成投资,确保重大项目对全州投资起拉动作用,推动固定资产快速增长。  

(三)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战,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我州产业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经济总量较少,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要按照《关于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科学引导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企业实行全方位的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工业企业发展活力和提升竞争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强化监测,提高数据质量。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涵盖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数据来源于统计部门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责任单位要针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最大限度做强基础支撑,弥补短板指标,缩小指标增长的差距,做足关联指标之间的匹配支撑,提高各项经济指标的核算效率,确保优势指标在全省力争进位,弱势指标加快发展。

(文山州统计局  孟崇毅)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