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07/05/17 来源:
【字体:
 
 
 
 
 
 
文政办发〔2006〕67号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文山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部门,省驻文单位、驻文部队:
    文山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二OO六年七月五日
 
 
 
文山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使事件妥善处置,关系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文山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为规范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因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根据《文山州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  则
    (一)目的
    为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增强全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心,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促进行政的、社会的、科学的力量采取一致行动,切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和新闻报道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因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满足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情权。
    (二)工作原则
根据“反映迅速、组织精心、把关严格、引导正确”的要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定及时做好突发事件处理、善后工作的新闻报道,向公众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情况。
    1.统一领导原则: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对州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是否适时进行公开报道,如何进行报道,由州委宣传部和州直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分工配合原则:州委宣传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组织、协调工作,州直有关部门负责提供新闻报道所需的相关采访条件、具体情况和信息。
    3.积极参与原则:州直新闻媒体对州内的突发公共事件,要按照正确引导舆论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第一时间及时、真实、准确地记录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备报道之用。
    4.统一口径原则: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口径由州委宣传部和州直有关部门共同确定。
    5.内容审批原则: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由州委宣传部和州直有关部门审查把关,经有关领导同意后进行报道。
    6.保密性原则:未经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文字、声像资料,不得擅自发布或向上一级媒体提供。
    (三)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和《文山州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突发公共事件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州内发生的以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成立文山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在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  长:州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的副部长
    副组长:州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成  员:州委宣传部(州委外宣办)、州直有关部门和文山日报社、文山人民广播电台、文山电视台负责人以及有关人员。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具体事宜。办公室设在州委宣传部,由其有关科室负责人兼任主任,州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
    (二)主要职责
    州内有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州委宣传部和州委外宣办(政府新闻办)负责组织协调;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由负责处理事件的州直有关部门按规定具体负责。州委宣传部和州委外宣办要及时掌握信息,分析舆情,加强与负责处置事件的州直主管部门沟通协商,提出新闻报道意见,组织指导新闻报道工作,协调解决新闻报道中遇到的问题。负责处置事件的州直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主动配合新闻宣传部门,对新闻报道提出建议,对新闻涉及的事实进行认真审核。具体职责如下:
    1.文山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协调、部署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组织记者赴现场采访,审查报道内容,统一宣传口径,制定宣传口号,并向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报送经审查过的新闻文稿和节目。
    2.州委宣传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媒体记者采访的组织、协调工作,州直有关部门负责提供事件的发生和处置进展情况、有关数据等,并负责提供记者赴现场采访的有关条件。
    3.州直新闻媒体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并加强与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的联系,指派专门记者赴现场采访,争取在第一时间刊播经审查过的新闻文稿和节目。
    4.根据公开报道的需要,州委宣传部(州委外宣办)负责向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传送文稿,文山日报负责向新华社传送文稿,文山人民广播电台负责向省人民广播电台传送节目,文山电视台负责向省电视台传送节目。
    5.事件发生后,各县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要按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将政府的应急对策、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及时向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
    三、新闻报道程序及要求
    (一)州内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在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发布工作由州直有关部门按规定具体组织实施。
    (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州直有关部门在报告州委办公室和州政府办公室的同时,要及时向州委宣传部(州委外宣办)通报情况。在研究和制定处置事件的工作方案时,要包括新闻发布工作的内容。
    (三)州委宣传部和州政府新闻发言人接报后,依据已确定的报道口径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指示,立即制定新闻报道方案,密切关注并调控州内外舆论,州直有关部门主动配合,对新闻报道方案提出建议。
    (四)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通稿经州直有关部门认真审核,并报经州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或州政府新闻发言人审批后,方可统一对外发布。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五)根据工作需要,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按照新闻发言人的要求,州直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等适当形式的新闻发布,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政府的公信力。
    (六)未经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安排州外媒体记者赴现场或接受电话采访。州外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失实报道或负面报道,由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应对措施,适时给予纠正,消除不良影响。
    (七)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适时、适当、适量地进行新闻报道:1.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州内媒体进行简单、准确的报道,并请省级新闻媒体发一条简短消息;2.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州内媒体作适度、精确的报道,并视具体情况,在国家和省级主流新闻媒体上进行适度报道;3.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提供通稿,州内进行强势的正面报道,并请国家、省级新闻媒体全力做好报道。
    (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新闻媒体应进行总结经验式的报道或评论,做好后续新闻报道工作,做到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整个事件,不能有头无尾,不了了之。
    (九)州内发生社会骚乱、群体上访、集体械斗、非法集会和游行示威、阻断交通要道、冲击党政机关、聚众打砸抢烧、民族宗教冲突、警民军民冲突、囚徒暴狱、罢工罢课以及银行挤兑、挤提等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一般不进行公开报道,除中央和省委安排的主流媒体记者外,不接受州外其他媒体采访。
    (十)州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不得妨碍事件处理工作,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信息,不得编发未经核实、没有根据的信息和传言,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
    四、建立联络协调制度
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因素很多,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也很敏感,州委宣传部和州直各部门及新闻媒体要加强联系,协调行动,建立联络协调制度。
    (一)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应立即成立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和州直有关部门及新闻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州直有关部门指定得力工作人员参加。
    (二)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期间,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随时保持联系,掌握有关情况,积极主动地应对事态的发展。
    (三)新闻报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列席州委、州政府召开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会、协商会和新闻发布会等,并就新闻媒体如何进行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奖励与处罚
    (一)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中,积极主动,成绩突出,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州委、州政府或州直有关部门予以表彰。
    (二)对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致使信息沟通不及时和组织协调不到位,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对外宣传报道失实而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有损我州改革开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良好形象以及党委、政府声誉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个人的责任。
 
 
 
 
 
 
 
主题词:文化  新闻  应急预案△  通知
 送:州委各部门,州人大常委会办、政协办,州纪委办,州法院、检察院,文山军分区。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7月5日印发
校对:蔡发喜                      (共印190份)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