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人民政府,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18〕10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州经济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全面调查我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全面准确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通过普查,完善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以及部门共建共享、持续维护更新的机制,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推动加快构建现代统计调查体系,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通过普查,可以更好地为我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决策部署依据。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按照国家和省、州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普查任务。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
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州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三、普查内容和时间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能源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等。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
工作步骤为:2018年5月中旬前州、县(市)级政府组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完成普查经费的预算工作;2018年6月底前乡(镇)级组建普查机构,州、县(市)、乡(镇)各级普查经费、办公地点、工作人员要落实到位;2018年12月底以前按照要求科学制定普查方案,组织完成好试点工作,切实摸清普查对象底数,完成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培训等工作;2019年5月底前完成普查登记和数据采集、审核、编码、普查数据处理、评估和数据汇总上报等工作;2019年12月底前完成主要普查数据发布;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州、县(市)经济普查数据库、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普查总结表彰等工作。
四、普查组织和实施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文山州人民政府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
组 长:贺 勇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副组长:朱洪武 州政府副秘书长
赵庭江 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州委外宣办主任
戴 筠 州统计局局长
李明荣 州发改委副主任
赵丽娜 州工信委副主任
孙 卫 州住建局副局长
薛廷海 州商务局副局长
高 萍 州财政局副调研员
成 员:刀锦祥 州统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李永正 州委编办副主任
沈开宏 州统计局副局长
袁加全 州教育局副局长
顾世民 州科技局副局长
陶自强 州民宗委副主任
周宇春 州民政局副局长
李 文 州人社局副局长
陆翔龙 州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陶 林 州农业局副局长
马建民 州文广体局副局长
罗 勇 州卫计委副主任
汪 玲 州旅发委副主任
周庆林 州地税局副局长
安政桔 州工商局副局长
赵 谦 州质监局副局长
罗正旭 州食药监局副局长
唐振钦 州金融办副主任
赵朝阳 州铁路筹建处副处长
宋传宝 天保海关副关长
陆兴旺 州国税局副局长
杨 波 州邮政管理局副局长
林 燕 国家统计局文山调查队副队长
王启斌 人行文山州中心支行副行长
李波平 文山银监分局副局长
郭津玲 州保险行业协会监事
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统计局,戴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沈开宏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我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需要领导小组决策的建议方案,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加强与各地、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因机构改革变化或撤销的,由职能(业务)承接部门(单位)明确相应领导替补,报领导小组备案;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其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行替补,报领导小组备案,不再另行发文。此项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自行撤销。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本地的普查实施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好普查工作。各级普查机构和中央、省驻文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聘用或者从有关单位商调符合条件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并及时支付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保证商调人员在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及其他待遇不变,稳定经济普查工作队伍,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五、普查经费保障
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7〕53号)要求,各级政府要保障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所需工作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确保到位,绝不能因普查经费短缺或不足而影响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普查机构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普查工作要求
(一)坚持依法普查。所有普查工作人员和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二)确保数据质量。持续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全面实施严重统计失信企业公示和联合惩戒制度,推动统计、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实行互认。各级统计机构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真实可信。对于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的,由统计机构及时移送任免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三)加强规范统一。积极配合国家建设统一的元数据库。充分利用“五证合一”改革成果,健全部门联动的统计单位名录库持续维护更新机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完善统一的经济普查数据采集、处理、交换、共享标准和规范。在国家和省普查区划分和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州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全面推广应用电子签名,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等设备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查,探索直接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建立全州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更新完善机制,提高普查数据采集抗干扰能力和数据采集处理效能,减轻基层普查人员工作负担。
(五)注重宣传引导。各级普查机构应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文山州人民政府
2018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