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五法治水”破解石漠化地区工程性缺水难题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8/05/31 来源:
【字体:

本站讯 西畴全县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山区占75.4%,是全省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一直影响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切实采取五种方法着力破解石漠化地区工程性缺水难题。一是制定规划“引”水。着眼西畴发展需求,全面规划水资源保障和水网规建设,编制全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水利“三年行动”计划等,重点围绕全县水利发展战略布局、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汛抗旱、水利发展重大工程、民生水利发展、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发展重大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累计每年投资4亿元以上,做到“连片规划、因地制宜、点面结合”。二是技术到位“建”水。制定符合全县地域特点的技术方案,每个项目成立一个专业指导组,实行定点定人定任务负责技术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目前,南昌、土锅洞水库建设顺利并实现封顶,启动实施大湾、三明、活性炭水库建设,鸡街河、畴阳河等重点水利工程治理成效明显,新建农田水利工程2500件,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76万亩。三是五小水利“蓄”水。始终把“五小水利”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截至2018年初,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建成“五小水利”工程4.3万余件,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2片10.9万亩,有效解决13.4万人、3.8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骨干工程为主、配套工程为辅,集防洪、排涝、抗旱效益为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基本改变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局面。四是推行河长制“管”水。及时成立河长制领导机构,建立县、乡(镇)、村(社区)及村组四级管理体系,共设立各级河长128名,责任单位19家;出台“一库一策”实施方案,建设完善河流污水处理系统,查清入河排污口分布情况,强化涉河、库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全县13条河流以及16座水库进行名录编制。县级河长巡查每年不少于6次,乡(镇)级河长每年不少于12次,村(社区)级河长巡查常态化;组织开展“推行河长制·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爱河护河行动,探索开发公益性河道巡河员岗位,县级每年投入76万元,聘请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巡河员。五是创新机制“活”水。坚持“先建机制后建项目”的原则,全面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改革,共建用水协会44个,合作社4个,聘请农村水管员400名,农村水费收取率达60%以上。全面推行重点水源工程PPP建设模式,与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就水源工程包括新建两个中型水库,五个小(一)型水库,及防洪减灾工程签订西畴县重点水利项目合作协议,确定2017年重点推进西畴县鸡街乡大湾水库、西畴县兴街镇三明水库、西畴县鸡街乡鸡街河(二期)工程建设,总投资2亿元。

(西畴县政府办 王德权)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