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马关县坚持宣传教育、预防为主,提前提早做好防控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提前安排布置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在野生菌即将上市前召开了全县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会议,对全县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最大范围地将食用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宣传进农村进学校,基本做到家喻户晓;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及时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减少群众的损失。
二是强化措施,确保野生菌宣传做到点面结合。一是发布预警公告。通过电视台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提前向社会发布了《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二是加强培训宣传。利用街天在人员密集处摆摊设点,向群众仔细讲解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中毒救治等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和意识;三是张贴宣传画册。采取“四进”宣传措施(即进市场和商场、进机关和学校食堂、进小区和村寨、进饭馆)张贴宣传画册、发放宣传折册,多点多面地广泛宣传;四是进村入户宣传。依托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脱贫工作,向广大村民进行了食用野生菌的安全知识宣传;五是“两牵一信”进校园进家庭宣传。深入校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课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给学生讲授食品安全知识课,再由学生将相关食品安全知识传递给家长,从而带动提高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以野生菌的采摘、烹饪、食用及中毒后如何处理等注意事项为重点形成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发给学生带回家庭进行宣传。今年以来,共组织宣传14期4600余人次,张贴宣传画4800余份,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6期,宣传学生5000余人,家庭4000余个,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5100余份。
三是强化基础,加强野生菌监管和医疗救治培训。一是加强“两管”,即加强野生菌销售环节监管和餐饮服务环节监管。销售环节严禁销售有毒野生菌,严禁入市野生菌掺杂混假,严禁销售来源不明、无法辨识品种的野生菌。餐饮环节严禁学校食堂、机关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集体用餐单位加工制售野生菌,禁止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加工野生菌,避免因食用野生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二是加强医疗保障,确保及时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对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基层医务人员百分百掌握野生菌中毒的诊治技术和抢救手段,从而保证中毒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四是强化责任,建立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制度,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发生突出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置,保证食用野生菌中毒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建立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必须及时上报,上报情况必须经过详细核实。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马关县政府办 郭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