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根基,是贫困户精准脱贫的依托。在产业扶贫推进过程中,丘北县以贫困人口脱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项目扶持为支撑,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手段,立足实际、突出重点、长短结合,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将传统的“输血扶贫”逐步转向“造血扶贫”。
新用产业扶贫模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制定了《丘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补助实施方案》,明确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单独或组团发展以烤烟、辣椒、万寿菊、中药材、蔬菜等为重点的种植业,以生猪、肉牛、山羊等为重点的养殖业。同时,实施以奖代补项目覆盖全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种植户,并制定了《丘北县2018至2019年产业脱贫实施方案》,将明确以农投公司为融资和投资开发主体,引进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通过农业项目的实施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同时对老弱病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股权量化,通过股权来分红,充分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做到每个贫困村、每户贫困户都有增收产业。两年来共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907.35万元.
巧用财政资金杠杆,撬动金融资本合力攻坚。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上缺少资金,融资贷款困难等问题,通过建立县级扶贫资金平台,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和贫困农户评级授信系统,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低息的产业贷款,引导贫困户走“扶贫再贷款+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路子,在参与合作社运行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控风险、稳致富”的能力,从而实现脱贫目标,并避免脱贫后再度返贫。共完成扶贫小额贷款发放5546.7万元,项目受益10个乡(镇)892户贫困户。
重用企社合作组织,引导辐射带动。一是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作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推动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通过抓政策扶持、抓机制建设、抓规范管理、抓提升改造,为农民合作社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催生了一批产业基地大、市场前景好、农民增收实、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典型示范社,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县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75家,乡镇覆盖率100%,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二是统筹各类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重点,以“培养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核心,认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做好培训跟踪问效服务,巩固培训成果。通过跟踪问效服务,充分了解参训学员通过培训后在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思想变化、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体会以及对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展望和进一步打算。围绕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及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以贫困户脱贫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位参加培训的贫困户都掌握1项实用技术。三是突出企业帮扶,结合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扶贫事业。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着力点,构建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以民营企业、商(协)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帮扶方,以全县深度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帮扶到户为主要形式,采取“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的方式,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公益助村等形式,共有16户企业参与带动建档立卡户发展。
抢用电商发展机遇,全力推动农特产品发展。自2016年成为“农村淘宝”试点县以来,丘北县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把电子商务进农村列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以“互联网+农业”的力量创新扶贫方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积极推动了全县特色产业及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丘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乡(镇)农村淘宝服务站于2016年10月正式运营,共招募合伙人54名,覆盖12个乡(镇),经过一年的运营,目前农特产品销量较好的有官寨乡五槽大米、官寨乡花米饭、腻脚乡红豆皮、舍得乡紫洋芋、蕨菜、藕片等。2018年1-5月,累计完成订单8.3641万笔,成交金额1599.62万元,实现收入33.54万元。(丘北县政府办 靳伟欣)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