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推行农村家庭病床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布时间:2018/06/07 来源:
【字体:

本站讯 “一人得病,全家致贫”。因病致贫是当前农村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难点。广南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因病致贫率高达36.84%。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家庭中,群众生病不愿住院,认为来回折腾太辛苦,不仅产生治疗、交通和生活费用,还因需要陪护而耽误生产,导致小病拖大、慢病拖重、家庭拖贫。针对突出问题,广南县在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的基础上,2017年底在全省首家整县实施了健康扶贫农村家庭病床试点,把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送到农村,切实减轻因病致贫家庭经济负担,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一是找准定位,稳步实施。农村家庭病床服务是指针对符合住院条件、需要连续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者,因患者本人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住院有困难,改由乡镇卫生院在其居住场所设立病床,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查床、治疗及护理,并记录服务过程的一种基层卫生服务形式。广南县基于这一定位,通过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以乡镇卫生院的病床和服务延伸到村到户为载体,按照“病人不动专家动,患者居家、服务上门”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广南县健康扶贫农村家庭病床实施方案(试行)》,将符合住院条件、需要连续治疗且可以居家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家庭病床服务对象,把医疗机构的病床和服务“搬”到患者家中。通过实施农村家庭病床,实现了健康扶贫惠民政策从“最后一公里”向“零距离”的升级,构建了农村家庭病床与“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相互补充、有效衔接的广南健康扶贫体系。  

二是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认真压实县乡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卫计部门的主管责任,以“医共体”建设为载体,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和医疗资源,构建党政主导、卫计负责、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家庭病床试点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改革试点抓好抓实,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共抓改革试点。县级医疗机构成立21支工作队派驻乡镇指导,乡镇医疗机构成立20支巡回诊疗工作队并整合全县乡村医生队伍常态化进村入户巡回诊疗,配齐农村家庭病床所需的B超、心电图机等基本医疗设备,保证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不降低。同时,制定了《广南县健康扶贫农村家庭病床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农村家庭病床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了农村家庭病床质量监控评估机制,对农村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定期评估,确保了农村家庭病床诊疗服务质量。  

三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组建由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业务骨干组成的医疗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对疾病进行筛查诊断和分类,按照收治标准确定收治对象,明确可建床的对象和病重范围为:需连续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因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并经医疗专家组确认病情稳定适合农村家庭病床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已趋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和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农村家庭病床治疗者;病情诊断明确,需要住院治疗,但由于陪护等成本过高不愿意到医院治疗者;其他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患者,需连续观察和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农村家庭病床治疗者;处于疾病终末期需姑息治疗的患者可开设农村家庭病床。在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标准的基础上,对符合建床条件的患者,由医疗专家组制定治疗方案,既做到应纳尽纳、应治尽治,同时又防止小病大养或盲目建床增加医保负担。  

四是用好政策,便民惠民。广南县在实施健康扶贫农村家庭病床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兜底+其他方式”为主的多重保障体系,通过设置家庭病床使居家住院治疗的患者享受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同等报销比例,不交押金先住院,无需出门便可完成“一站式”即时报销。特别是对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病患者来说,转入农村家庭病床后,其治疗方式从过去的门诊治疗转为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按照乡(镇)卫生院住院标准收取(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95%),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对不能纳入医保报销的患者床位费由政府配套解决,患者不出门就能够享受到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医保报销政策,解决了以往服药都是到门诊购买、报销比例低(门诊报销比例)、自付药费高等难题,大幅降低了治疗支出。  

农村家庭病床试点实施以来,全县18个乡镇21个卫生院顺利建床1949张,目前已撤床1872张,正在建床治疗77人,共发生住院费用185.78万元,次均费用992.41元,基本医保报销减免175.14万元,个人自付费用10.64万元。通过开展农村家庭病床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治疗和降低住院成本,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广大农村贫困患者不用为往返车费、陪护劳力成本、医药费用发愁,避免了频繁往返医院之苦,进一步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使患者家属不但方便照管,同时又不影响到正常生产劳动。  

(州委政研室 王春刚)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投稿邮箱地址:zwxx@ynws.gov.cn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0302号。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